[发明专利]一种河流生态活性水岸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176359.8 申请日: 2017-03-23
公开(公告)号: CN106927572B 公开(公告)日: 2020-10-23
发明(设计)人: 董建伟;王志彬;张晓辉;樊文;张天翼;孙伟;陈永明;谷小溪;隋媛媛 申请(专利权)人: 吉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北京绿景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2F3/32 分类号: C02F3/32;C02F3/34;E02B3/06
代理公司: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06 代理人: 李晓莉
地址: 130022 吉*** 国省代码: 吉林;2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河流 生态 活性 及其 制作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河流生态活性水岸的制作方法,利用沿河岸构建的人工水岸,包括防渗层(1)、生态活性介质层(2)、污水分配管(3)、微生物投放管(4)、隔离膜(5)、无纺布隔离层(6)、生态混凝土保护层(7)、植被层(8)和微生物床(9),所述隔离膜(5)位于生态活性介质层(2)中,隔离膜(5)的一端与无纺布隔离层(6)相邻并留有间隙,隔离膜(5)的另一端与人工水岸底部的防渗层(1)相邻;所述微生物床(9)位于防渗层(1)与隔离膜(5)之间;

其特征是:采用以下步骤顺次进行,

步骤一、构建分水建筑物

在河道上建设溢流堰或者利用河流原有的壅水建筑物,抬高河流水位,使污水进入污水分配管中;

步骤二、清理水岸基础

根据河岸的高度、河岸的形状及走向,确定污水分配管高程和水流比降,并清理拟建设水岸;

其中,对驳岸立墙式河岸,在墙底拟构建坡式水岸处的坡底部进行平整;对坡式水岸,按拟建设生态活性水岸坡长以及开挖所需高度,对坡底部进行平整;

步骤三、铺设防渗层(1)

在平整后的水岸坡底部表面以及与原岸坡结合部铺设防渗膜,或在平整后的水岸坡底部表面以及与原岸坡结合部铺填防渗粘土,防止污染水深入河床;其中相邻防渗膜采用焊接方式连接;

步骤四、铺设下层的生态活性介质层(2),兼作污水分配管(3)的基础

铺设厚度不少于0.5m的生态活性介质层(2),铺设宽度根据水岸设计坡比确定;在铺设的生态活性介质层(2)中预埋隔离膜(5)作为截流防渗膜,增大水流在生态活性介质层(2)内的停留时间;

下层的生态活性介质层(2)铺设平整后,在表面均匀撒布稻草或麦草,作为微生物床(9),撒布量以不覆盖生态活性介质层(2)表面为度;

生态活性介质层(2)中的介质包括碎砖块、碎混凝土块、沸石块、碎石块和陶粒,介质平均粒径为30 mm ~50mm,孔隙率不小于30%;

步骤五、布设污水分配管

在下层的生态活性介质层(2)的上部铺设污水分配管(3),污水分配管(3)的直径根据净化河水的水量以及河水的水质净化参数确定,在污水分配管(3)的上部钻出流孔,出流孔的数量按每6延长米管上出流孔的孔洞总面积大于管口面积的2倍;在污水分配管(3)的外部包裹无纺布,无纺布的单位面积质量为300 g/m2~400g/m2

污水分配管(3)的首端和末端均用混凝土墙固定,在污水分配管(3)的末端安装排空闸,排空闸开启,水流将污水分配管(3)内沉积的污染物冲出,排空闸关闭,污水分配管(3)中水流产生压力,从管壁上的出流孔进入生态活性介质层(2);

步骤六、铺设上层的生态活性介质层(2)

铺设上层的生态活性介质层(2),使覆盖在污水分配管(3)上部的生态活性介质层(2)不少于100mm,其中上层的生态活性介质层(2)选用的材与下层的生态活性介质层(2)相同,在上层的生态活性介质层(2)中每间隔10m埋入一根微生物投放管(4),微生物投放管(4)的直径为10mm;

步骤七、构筑生态混凝土保护层(7)

在上层的生态活性介质层(2)的上表面铺设单位面积质量为300 g/m2~400g/m2的无纺布,在无纺布的上表面铺设一层碎石,碎石的粒径为20 mm~30mm,形成无纺布隔离层(6),以防止水泥浆落下淤堵无纺布;

以平均粒径40mm~50mm碎石或碎砖块作为生态混凝土骨料,在生态混凝土骨料中加入水泥形成生态混凝土,水泥用量为300 kg/m3~320kg/m3,立方体抗压强度不低于5Mpa,搅拌生态混凝土,以水泥浆均匀包裹骨料、表面无水泥浆流淌为度,

将生态混凝土浇筑在无纺布隔离层(6)的上部,生态混凝土铺设的厚度不少于100mm,并在铺设后的七天中,每日早、晚各喷水养护1次;

养护七天后,在生态混凝土孔隙内充灌生态改性材料,其中生态改性材料包括腐殖酸和角蛋白质材料;

在生态混凝土层的表面覆盖耕作土20 mm~30mm;

在耕作土的水位线以上种植水上生态混凝土植草,在耕作土的水位线以下插栽水生植物;所述水上生态混凝土植草采用播种方式或铺设草坪卷方式,生态混凝土保护层(7)构筑完成;

步骤八、在生态介质层中培育生物

利用步骤六中铺设的微生物投放管(4),向生态活性介质层(2)中投放微生物菌液,其中微生物菌液包括硝化菌、反硝化菌或EM菌群,通过微生物投放管(4)投放蚯蚓;

所述步骤一中壅水建筑物包括水坝、溢流堰和水闸;

所述步骤三中的防渗膜为复合防渗膜规格为300 g/m2~800g/m2

所述污水分配管(3)为塑料管、混凝土管或金属管;

所述微生物投放管(4)为塑料管或钢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北京绿景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吉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北京绿景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635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