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污染中空纤维膜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76550.2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7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戴捷;刘会应;孙梅香;胡耀笛;刘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69/08 | 分类号: | B01D69/08;B01D69/02;B01D67/00;C02F3/12 |
代理公司: | 武汉河山金堂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2212 | 代理人: | 胡清堂 |
地址: | 43402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染 中空 纤维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过滤膜领域,具体为一种抗污染中空纤维膜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膜生物反应器是将高效膜分离技术与污水生物处理工艺相结合而开发的新型污水处理系统,英文简称MBR。MBR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是一种以膜组件取代传统生化处理技术中二次沉淀池和沙滤池,实现泥水分离、HRT和SRT完全分离的一种新技术。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MBR实验室研究,起步较晚,因其高效处理性能、易管理、操作方便等优点,目前已在国内大范围推广。但是传统MBR易出现污泥膨胀,膜污染严重等不足而影响了其运行维护成本。就目前膜污染研究现状,多数学者认为,引起膜污染的主要分为孔径堵塞污染和微生物代谢产物引起的化学污染。部分孔径堵塞污染可通过反冲洗,化学法清洗去除,但微生物代谢产物引起的污染部分属于不可逆污染,无法清洗,这给膜长期使用带来了困难,不仅降低膜通量,还加剧了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污染中空纤维膜及其制造方法,所述抗污染中空纤维膜在膜主体外有导电保护层,导电保护层能对污水进行粗滤,保证膜主体长期处于高通量的状态,减少了膜污染的速度。此外,导电保护层使得整个抗污染中空纤维膜机械强度得到增强,可以抵抗更强力的物理冲击。若导电保护层作为电极连接至电源阴极,并在MBR中放置阳极板可形成电化学体系对污水进行处理。本发明所述方法是在MBR反应器中制备,制备方法简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污染中空纤维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纤维膜主体和导电性保护层;所述中空纤维膜主体是由过滤膜围成的管状结构,所述管状结构的外表面覆盖有导电性保护层。
所述过滤膜设有若干孔隙,所述孔隙的孔径为0.1-2μm;所述过滤膜膜设计通量为8-10L/m2/h。
所述导电性保护层为活性炭层。
所述活性炭层的孔隙直径为6-10μm。
所述过滤膜为PP亲水膜或PVDF亲水膜中的一种。
一种抗污染中空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MBR容器池中加入亲水性胶黏剂,将导电颗粒倒入所述亲水性胶黏剂中搅拌均匀,使之形成均匀的固液混合样;
步骤二、将膜组件浸没于所述MBR容器池的固液混合样中,所述膜组件中安装有中空纤维膜主体;接好各管道阀门,在负压泵作用下,通过负压表控制中空纤维膜主体内部负压0.2-0.6MPa,控制MBR容器池内流体流经中空纤维膜主体外表面的流速;负压作用下,所述导电颗粒留在中空纤维膜主体外表面形成导电性保护层;
步骤三、将形成有导电性保护层的中空纤维膜主体取出,置于空气中继续负压直至导电性保护层中的亲水性胶黏剂风干,再在80-100℃温度下烘烤所述中空纤维膜,使亲水性胶黏剂固化,所述导电性保护层形态结构固定,即得抗污染中空纤维膜。
所述导电颗粒为活性炭颗粒。
所述亲水性胶黏剂为水性聚氨酯胶黏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3)导电性保护层延缓了膜主体的污染;
(1)导电性保护层有效增加了膜机械强度;
(2)导电性保护层作为阴极时,电极氧化和过滤作用提升了MBR处理效能;
(4)中空纤维膜主体长期处于高通量状态,降低了过滤能耗;
(5)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便于大范围应用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抗污染中空纤维膜剖面图。
图2为膜组件示意图。
图3为抗污染中空纤维膜的制作方式示意图。
如图:膜组件1;亲水性胶黏剂2;MBR容器池3;负压泵4;导电颗粒5;中空纤维膜主体6;孔隙7;过滤膜8;导电性保护层9;负压表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中空纤维膜剖面图,如图所示,抗污染中空纤维膜包括中空纤维膜主体6和外围导电性保护层9两部分。中空纤维膜主体6的过滤膜8上有9L/m2/h通量的空隙7,孔隙7的孔径为0.5-2μm;过滤膜8为PP亲水膜;导电性保护层9为活性炭层,活性炭层的孔隙直径为6-1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65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