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线与端子的连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77255.9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62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胡永涛;曾杰军;雷开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00 | 分类号: | B23K1/00;B23K1/20;B23P15/00;B23K101/3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奥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4 | 代理人: | 吴若草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线 端子 连接 工艺 | ||
本发明一种导线与端子的连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准备需要连接的导线与端子,所述端子为压接端子;S2:剥离导线端部,剥离导线端部的绝缘层,使导线的导体裸露在外;S3:清理,清理裸露导体表面异物或氧化物;S4:涂抹纤料,将纤料涂抹在需要压接的导体表面上;S5:压接,将涂抹纤料的导体插入到所述端子的压接部,然后进行压接;S6:焊接,将压接导线的端子放入加热机的加热孔内。本发明不但将压接工艺与焊接工艺结合,克服了单独压接或焊接的缺点,而且创造性的在焊接前增加导体上涂抹纤料的工艺,使导线与端子的接触牢固,导电性能更好,且使用高频加热焊接,加工效率高,焊接品质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端子连接领域,其具体涉及一种使导线与端子之间压接与焊接结合的导电性与连接性更好的连接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近几年动力电池的广泛应用与推广,使得大电流设备大量增加,同时也对设备内导线与端子的连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连接方式:压接和焊接。
压接:将导线的导体(线芯)插入端子的压接部,放入压力机上进行模压,多采用环形模压,如六边形,由于导线的导体(线芯)松密程度不同,所使用的端子(含内孔)尺寸也不同,而且压力机也具有不稳定性,使得压接具有一定的变异性,出现部分导体与端子的压接松紧不一,一般使用可以,但通过大电流时会造成发热。有时还会压接过紧则使得线缆内导体(线芯)断裂,通过大电流时同样会造成发热。
焊接:将导线的导体(线芯)插入端子的压接部内,再使用焊锡将导体与端子焊接在一起。但是使用焊锡需要人工操作,操作复杂,效率低,由于操作人员的个体差异,焊接品质不稳定,而且焊接后不易确认内部的焊接效果,造成导电性与连接性差,发热损坏。
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一种使导线与端子之间压接与焊接结合的连接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导线与端子之间压接与焊接结合的导电性与连接性更好的连接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导线与端子的连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准备需要连接的导线与端子,所述端子为压接端子;
S2:剥离导线端部,剥离导线端部的绝缘层,使导线的导体裸露在外;
S3:清理,清理裸露导体表面异物或氧化物;
S4:涂抹纤料,将纤料涂抹在需要压接的导体表面上;
S5:压接,将涂抹纤料的导体插入到所述端子的压接部,然后进行压接;
S6:焊接,将压接导线的端子放入加热机的加热孔内。
所述S1步骤中的导线为表面包裹有绝缘层的导体,所述导体与端子相适配。
所述S2步骤中,剥离导线端部的长度为所述压接部深度的70%-110%之间。
所述S4步骤中的纤料,以为膏式纤料最佳。
所述S5步骤中的压接为环压接方式,受力强度为导线受力强度的25%-40%。
所述S6步骤中的焊接为非接触式中频或高频加热焊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不但将压接工艺与焊接工艺结合,克服了单独压接或焊接的缺点,而且创造性的在焊接前增加导体上涂抹纤料的工艺,使导线与端子的接触牢固,导电性能更好,且使用高频加热焊接,加工效率高,焊接品质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一种导线与端子的连接工艺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胜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72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工液集中管理系统
- 下一篇:大范围智能坡口切割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