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u/石墨烯/碳化聚多巴胺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77352.8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24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贾正锋;邵鑫;倪俊杰;赵利民;杨明;车肖涛;郇延伟;姬嗣钰;邢艳红;郑旭涵;卢志炜;孔孟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聊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2/184 | 分类号: | C01B32/184;C01B32/05;B22F1/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6 | 代理人: | 李浩成 |
地址: | 252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u 石墨 碳化 多巴胺 复合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原位还原以及真空烧结的方法制备Cu/石墨烯/碳化聚多巴胺复合粉体的方法。该制备方法以Tris缓冲溶液作为分散介质,加入Cu粉和氧化石墨烯,加入多巴胺,剧烈搅拌一定时间,经离心沉淀得到Cu/石墨烯/聚多巴胺的复合物。将复合物经真空烧结得到目的产物。本制备方法具有合成工艺简便、反应绿色环保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Cu/石墨烯/碳化聚多巴胺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以Tris缓冲溶液为分散介质原位制备Cu/石墨烯/聚多巴胺,利用真空烧结技术制备Cu/石墨烯/碳化聚多巴胺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石墨烯是由单层碳原子组成的六方蜂巢状二维结构。C原子间以σ键相连,未杂化的p轨道形成大π键。石墨烯的特殊结构表现出优异的物理性能,比如霍尔效应、超高的电子迁移率和弹道运输、较长的电子平均自由程、良好的热传导和机械性能。单层石墨烯的载流子迁移率高达2×105cm2 V-1 s-1,导热系数大于3000W/m,石墨烯的杨氏模量大于0.5Ta。石墨烯的化学惰性决定其在与其他材料复合时界面浸润性差,如何提高石墨烯与基体的界面结合能力是实现石墨烯/Cu基复合材料高导电率和优异耐磨性能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表面改性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u/石墨烯/碳化聚多巴胺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
1. 一种Cu/石墨烯/碳化聚多巴胺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如下:
(1)以Tris缓冲溶液为介质,在剧烈搅拌下加入铜粉和氧化石墨烯,然后加入多巴胺,剧烈搅拌一定时间。经离心分离得到Cu/石墨烯/聚多巴胺的复合物。
(2)将Cu/石墨烯/聚多巴胺的复合物经真空烧结得到目地产物。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所述缓冲溶液的pH值7.0-9.0,优选pH值8.5。铜粉的质量3-5g,优选4g。氧化石墨烯的体积3-5ml,优选4ml。多巴胺的质量0.1-0.3g,优选0.15-0.25g,剧烈搅拌的时间1-8小时,优选2-6小时。
3.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真空烧结压强不高于2×10-3Pa,优选1×10-3Pa。烧结温度不高于1000℃,优选500-900℃,优中选优600-800℃。在最高温度保温3小时以内,优选0.5-1小时。
4.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所述离心分离的转速2000-4000r/m,优选3000r/m。离心时间3-5min,优选3.5-4.5min。
5.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升温速率5-10℃/min, 优选6-8℃/min。
6.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所述冷却方式为自然冷却。
7.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所述在冷却过程中保持真空状态。
本发明以Tris缓冲溶液为介质,在剧烈搅拌下加入铜粉和氧化石墨烯,然后加入多巴胺。经离心分离得到Cu/石墨烯/聚多巴胺的复合物。将Cu/石墨烯/聚多巴胺的复合物经真空烧结得到目地产物。本发明所有反应合成工艺简便,绿色环保、可重复性高。
除此之外,本发明的技术优势还体现在:
1、反应适于大规模生产。
2、所用分散介质绿色环保。
3、该复合物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聊城大学,未经聊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73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