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基多孔配位聚合物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77366.X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38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赵亮;王刚;方向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G83/00 | 分类号: | C08G83/00;B01J20/22;B01J20/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多 配位聚合 物储氢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铜基多孔配位聚合物储氢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分子式为Cu3C32H17O16S6,分子量为1041g/mol,晶体形貌为淡蓝色八面体,晶体结构属于立方晶系,空间群为Pn-3,晶胞参数a=24.225Å,b=24.225 Å,c=24.225 Å,α=90°,β=90°,γ=90°;在这个多孔配位聚合物中,六个铜原子与2,2'-联二噻吩-5,5'-二乙酸配体上的8个μ3-O和十二个2,2'-联二噻吩-5,5'-二乙酸配体上的12个羧基相连,构成了一个六核的十二连接二级结构单元[Cu6O4(OH)4],这个二级结构单元再通过2,2'-联二噻吩-5,5'-二乙酸配体同相邻12个六核的十二连接二级结构单元相连,构成了一个三维骨架结构的铜基多孔配位聚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氢材料,其特征在于:在这个多孔配位聚合物中,同时存在两种笼结构,一种是四个相邻的二级结构单元围成的四面体笼,另一种是六个相邻的二级结构单元围成的八面体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氢材料,其特征在于:八面体笼和四面体笼的孔口尺寸分别是1.06nm和0.59nm。
4.权利要求1所述铜基多孔配位聚合物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溶剂热合成方法:(1)称取一定量的水合硝酸铜盐、苯基羧酸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超声处理一定时间;(2)再向反应物中加入一定量2,2'-联二噻吩-5,5'-二乙酸,继续超声处理一定时间;(3)将溶液转移至高硼硅管反应器中,升温处理一定时间;(4)降温后产物经过滤、溶剂冲洗后,经无氧动态真空干燥得到铜基多孔配位聚合物储氢材料,所述溶剂选自甲醇、乙醇、氯仿、二氯甲烷、DMF和去离子水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2,2'-联二噻吩-5,5'-二乙酸由2,2'-联二-5,5'-3-三甲基噻吩羧基化反应制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2,2'-联二噻吩-5,5'-二乙酸采用如下方法:将6~10mmol 2,2'-联二-5,5'-3-三甲基噻吩和80~120mL无水四氢呋喃在氮气保护下均匀混合,在150~200K下加入浓度1~2mol/L正丁基锂30~60mL,待反应体系温度升高至273K后继续降温至200K;向反应体系中加入1~5g干冰,持续搅拌10~15h,再加入浓度1~1.5mol/L 的盐酸60~90mL,酸化反应3~6h,对反应产物抽滤、洗涤,70-90℃真空干燥8~12h得到所需有机配体。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水合硝酸铜盐、苯基羧酸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的摩尔比为1:(40~80):(350~90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合硝酸铜盐、苯基羧酸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的摩尔比为1:(60~75):(500~700)。
9.根据权利要求4、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水合硝酸铜盐选自三水硝酸铜、六水硝酸铜和九水硝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水合硝酸铜盐为三水硝酸铜。
11.根据权利要求4、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苯基羧酸选自苯甲酸、苯乙酸、1-苯基环己烷羧酸和1-苯基环戊烷羧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苯基羧酸为苯乙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736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