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氟乐灵半抗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77395.6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80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穆洪涛;李轩;陈雪贞;贺帆丽;刘凤银;袁学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C229/18 | 分类号: | C07C229/18;C07C227/18;C07K16/4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邓义华;廖苑滨 |
地址: | 51030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氟乐灵 半抗原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氟乐灵半抗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具有如下结构式:其中,R为‑(CH2)n‑,n=1‑4或‑CH=CH‑或本发明的六种半抗原均是在氨基位点上衍生连接手臂,具有活性羧基,与载体蛋白偶联后能使机体产生效价高,能识别氟乐灵农药共有结构的特异抗体。本发明的半抗原化合物,不仅合成方法简便、纯度较高,而且能应用于合成适于动物免疫的抗原体系,弥补了国内氟乐灵免疫学检测方法技术领域的空白,为氟乐灵免疫检测方法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免疫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氟乐灵半抗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氟乐灵(trifluralin)是一种重要的选择性芽前二硝基苯胺类(dinitroaniline)除草剂,广泛用于大豆、大麦、蔬菜及水果等作物,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部分阔叶杂草。氟乐灵虽属低毒农药,但长期暴露实验表明会对肝脏和肾脏造成损伤,在高剂量暴露下会造成胎儿的体重和身高偏低并增加流产风险。因氟乐灵农药的广泛使用,使其在土壤和水体当中的残留普遍存在,特别是能够在水产品(鱼、虾、蟹)体内富集,从而对水产品的食用安全带来巨大隐患。
为了避免氟乐灵除草剂的潜在危害,很多国家对其使用进行了限制。欧盟2015年对氟乐灵制定新的限量标准,水果、蔬菜、谷物及动物源食品中氟乐灵的最大残留限量(MRLs)为0.01mg/kg。日本对进口水产品中氟乐灵最大残留限量为0.001mg/kg。
目前农产品中氟乐灵的检测通常使用仪器分析的方法,如紫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及液质联用、气相色谱、毛细管电泳等。以上的分析方法具有准确、灵敏的特点,但由于仪器昂贵、运行成本高难以全面推广。实践证明,以快速检测方法对大量样品进行初筛,然后对其中阳性样品进行仪器确证是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成本的有效方式,符合我国国情。在现有快速检测技术中,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识别的免疫检测技术由于具有灵敏、快速、准确、成本低廉且可实现现场检测等优势,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竞争性和挑战性的超微量检测技术。
关于氟乐灵免疫检测的文献国外仅有数篇报道。Bruce Riggle于1991年第一尝试构建了针对氟乐灵的酶联免疫分析方法,线性范围0.1~1.0ppm(ng/mL),同时可以检测部分氟乐灵的代谢物。Székács et al 2000年对氟乐灵免疫检测进行了再次尝试并建立了ELISA方法,检测的线性的范围有所提高(0.1~100ng/mL),与其他结构类似物的交叉反应率≤5%,并检测了地表水和果汁中的氟乐灵含量。Székács课题组于2003年又建立了基于免疫传感器的光波介导的光谱检测(optical waveguide lightmode spectroscopicdetection,OWLS)方法,虽然此方法大大提高了检测灵敏度(2×10-7~3×10-5ng/mL),但是此种方法因仪器条件问题难以在实际检测中应用。目前,国内未见有关氟乐灵免疫检测的相关报道。国内检测市场上更是缺少氟乐灵农药残留免疫检测试剂盒的产品。
现在大部分药物、毒素、环境污染物分子质量比较小,属于半抗原,大部分半抗原需要与蛋白质偶联后才能产生免疫原性。目前制备半抗原抗体的常规方法是选择具有毒理学意义的原形药物作为待测物,通过设计合成保留待测物分子结构特征或类似结构特征并带有活性基团的半抗原,通过半抗原与大分子蛋白质载体偶联,制备人工免疫原,同时经动物免疫制备针对半抗原的特异性抗体。而半抗原的提供是免疫化学分析中最为关键的步骤,合理的半抗原设计和制备将有利于抗体的质量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系列可通用于氟乐灵检测的半抗原,所述半抗原偶连载体蛋白后能使机体产生效价高,能识别氟乐灵农药共有结构的特异性抗体。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半抗原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氟乐灵半抗原,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结构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未经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73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苏氨酸螯合铁及其应用
- 下一篇:金属钠催化酯氨化反应制备酰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