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吹气式铜版纸接纸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77478.5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5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中芯原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29/18 | 分类号: | B65H29/18;B65H31/40 |
代理公司: | 江阴义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7 | 代理人: | 陈建中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吹气 铜版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纸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吹气式铜版纸接纸装置。
背景技术
铜版纸是以原纸涂布白色涂料制成的高级印刷纸。主要用于印刷高级书刊的封面和插图、彩色画片、各种精美的商品广告、样本、商品包装、商标等。铜版纸又称涂布印刷纸,在香港等地区称为粉纸。它是以原纸涂布白色涂料制成的高级印刷纸。铜版纸的特点在于纸面非常光洁平整,平滑度高,光泽度好。因为所用的涂料白度达90%以上,且颗粒极细,又经过超级压光机压光,所以铜版纸的平滑度一般是600~1000s。同时,涂料又很均匀地分布在纸面上而显出悦目的白色。对铜版纸的要求有较高的涂层强度,涂层薄而均匀、无气泡,涂料中的胶粘剂量适当,以防印刷过程中纸张脱粉掉毛,另外,铜版纸对二甲苯的吸收性要适当,能适合60线/厘米以上细网目印刷。现有的铜版纸不方便进行传输,对铜版纸进行回收操控也不方便,对铜版纸进行回收操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使铜版纸整齐地输送在载纸板上;可以方便对载纸板进行灵活移动调节,可以方便载纸板上的铜版纸进行推动,方便对铜版纸进行搬运的吹气式铜版纸接纸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吹气式铜版纸接纸装置,包括接纸框,接纸框的一侧设有侧壳,接纸框的另一侧设有限位壳,侧壳的对内朝向面位置设有凸部,凸部的上部设有缓冲板,缓冲板与侧壳之间设有若干第一缓冲弹簧与第二缓冲弹簧;接纸框的内底部设有支撑架,支撑架的上部设有第一定位轴,第一定位轴的两端安装在支撑架上,第一定位轴套装有第一移动管,接纸框的内底部设有支撑箱,支撑箱的上部设有第二定位轴,第二定位轴的两端安装在支撑箱上,第二定位轴套装有第二移动管,接纸框内设有载纸板,载纸板设置在第一移动管与第二移动管上;载纸板的侧壁设有接纸板,载纸板与接纸板上设有接纸槽;接纸框的外侧壁设有保护箱,支撑箱的端部设有第一安装轴,第一安装轴的两端安装在支撑箱的端部上,第一安装轴的外周面套装有第一传动滚筒,保护箱的顶面上设有限位架,限位架的端部设有第二安装轴,第二安装轴的两端安装在限位架的端部上,第二安装轴的外周面套装有第二传动滚筒,第二传动滚筒与第一传动滚筒之间设有传输带;第二传动滚筒的外端设有从动齿轮,保护箱的顶面上设有电机架,电机架上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前部设有驱动轴,驱动轴的外周面套装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箱的内部设有吹气腔,支撑箱的侧壁位置设有若干吹气孔,保护箱内设有吹气机,吹气机与吹气腔通过输气管道连接,输气管道的一端与吹气腔之间设有气泵,输气管道的另一端与吹气机之间设有控制开关;保护箱内设有机架,吹气机安装在机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箱的正面设有侧门。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架上设有扣架,扣架的端部设有导纸片,导纸片呈水平布置,导纸片与传输带对接。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板的上部设有限位片。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接纸框可以对侧壳进行安装,通过第一缓冲弹簧与第二缓冲弹簧可以大大提高缓冲板的缓冲效果;保护箱通过电机架可以对驱动电机进行安装,驱动电机通过驱动轴可以对驱动齿轮进行转动控制,驱动齿轮可以控制从动齿轮实现转动,从动齿轮的转动可以控制第二传动滚筒实现转动,第二传动滚筒通过传输带可以对第一传动滚筒进行转动控制,可以将该接纸装置安装在印后加工设备上,通过传输带可以对印后加工设备传输过来的铜版纸进行传输,可以使铜版纸传输到载纸板上,通过接纸板可以对传输过来的铜版纸进行闯齐,从而可以使铜版纸整齐地输送在载纸板上;第一移动管沿着第一定位轴实现移动调节,第二移动管沿着第二定位轴实现移动调节,从而可以方便对载纸板进行灵活移动调节,可以方便载纸板上的铜版纸进行推动,方便对铜版纸进行搬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吹气式铜版纸接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中芯原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中芯原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74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卷带物料引料机及卷带物料的引料方法
- 下一篇:一种排球扣球练习辅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