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Ungerboeck模型的超奈奎斯特信号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77524.1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81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倩;李双洋;白宝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5/03 | 分类号: | H04L25/03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王品华;朱红星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ungerboeck 模型 超奈奎斯特 信号 检测 方法 | ||
1.基于Ungerboeck模型的超奈奎斯特信号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对随机产生的信息序列进行编码,并进行符号映射,产生映射后符号流x;
(2)对映射后的符号流x进行符号收尾:
设LISI为单边干扰对当前发送的符号造成干扰的符号个数,其数值等于实际超奈奎斯特FTN系统干扰系数矩阵g的长度;
根据Ungerboeck模型定义发送第n个映射后符号的码间串扰状态为其中xn-i为第n个映射后符号的前第i个符号,0≤i<LISI;
在映射后的符号流首尾两端分别添加LISI个0符号用来收尾,产生待发送符号流;
(3)采用脉冲成型函数h(t)对待发送符号流依次进行脉冲成型操作,将经过脉冲成型的符号流按照1/τ倍的奈奎斯特传输速率发送,即符号间时间间隔为τ*T,其中T为奈奎斯特传输速率下的符号间时间间隔,τ为FTN系统的时间加速因子,0<τ<1;
(4)将发送端的脉冲成型函数h(t)作为滤波器函数,对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匹配滤波,并将匹配滤波后的信号以1/τ倍的奈奎斯特传输速率进行采样,得到采样序列y;
(5)用采样序列y计算每一位符号所应保留的码间串扰状态及对应状态的概率:
(5a)利用采样序列y分别计算状态转移概率γ(s′,s),第n个符号的过去状态度量αn(s)和第n个符号的未来状态度量βn(s),其中s′为第n-1个符号的码间串扰状态,s为第n个符号的码间串扰状态;
(5b)根据(5a)计算得到的αn(s),βn(s),计算第n个符号的码间串扰状态为s的概率N为采样序列y的长度:
(5c)对于不同的码间串扰状态s,将得到的不同的与之对应的在所有的中选出M个最大值,将M个最大的对应的s存在sn(i)中,sn(i)为第n个符号保留的第i个码间串扰状态,i=1,2,...,M;
(6)重复(5)步骤,将sn(i)和对应的αn(sn(i))用于下一个符号的遍历,直到遍历完所有符号,得到所有符号所保留的M个最大可能码间串扰状态和对应概率;
(7)根据每个符号保留的M个状态sn(i)和各状态概率得出对发送符号的估计等于+1的概率及等于-1的概率完成对超奈奎斯特信号的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产生的待发送符号流,表示如下:
其中LISI为单边干扰对当前发送符号造成干扰的符号个数,xi为映射后符号流x的第i位,0≤i<I,I为映射后符号流x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a)中的状态转移概率γ(s′,s),按如下公式计算:
其中s′为第n-1个符号的码间串扰状态,s为第n个符号的码间串扰状态,N0为噪声功率谱密度,为状态s的第LISI位符号值,即第n位符号的取值,yn为匹配滤波器输出采样序列y的第n位,g为干扰系数矩阵,g[0]为干扰系数矩阵g的第0位取值,g[l]为干扰系数矩阵g的第l位取值,1≤l≤LISI-1,为状态s的第LISI-l位符号值,为符号的先验概率,*表示乘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a)中的第n个符号的过去状态度量αn(s),按如下公式计算:
其中M为每个符号保留的状态个数,sn-1(i)为第n-1个符号保留的第i个状态值,0≤i<M,αn-1(sn-1(i))为第n-1个符号的状态为sn-1(i)时的过去状态度量,γ(sn-1(i),s)为状态sn-1(i)转移到状态s的概率,s为第n个符号的码间串扰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752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简化基扩展模型的快时变信道估计方法
- 下一篇:移动式复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