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田产出水的资源化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79194.X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3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妙;郭智;彭海珠;卢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卫平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2 | 代理人: | 符彦慈;董琪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田 资源化处理 有机物 回注 臭氧催化氧化 废水 反渗透 悬浮物 氨氮 出水 过滤 氯化物 水资源化处理 反渗透产水 循环水补水 资源化利用 深度浓缩 有效减少 运行成本 高硬度 中硬度 产水 母液 去除 蒸发 | ||
1.一种气田产出水的资源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气田产出水进入除硬过滤单元,加入除硬药剂,反应一定时间后进入澄清池进行澄清过滤,形成除硬过滤出水;滤渣类经固化后集中外运处理;
步骤2,除硬过滤出水进入臭氧催化氧化单元,停留一定时间后,形成臭氧催化氧化出水;
步骤3,臭氧催化氧化出水进入A/O/MBR单元,分别在缺氧A段、好氧O段和MBR膜池停留一定时间后,形成MBR产水;
步骤4,MBR产水进入高压反渗透单元进行分离浓缩,形成高压反渗透产水和高压反渗透浓水,高压反渗透产水回用;
步骤5,高压反渗透浓水进入MVR单元蒸发浓缩,形成MVR母液和MVR蒸发产水,MVR母液进行回注处理,MVR蒸发产水回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田产出水的资源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气田产出水的主要水质特征为:进水pH 7~8,总溶解性固体10000~22000mg/L,悬浮物300~1500mg/L,油含量0~20mg/L,氨氮50~200mg/L,总硬度1500~3000mg/L,总碱度550-950mg/L,Na+ 4000~10000mg/L,Cl- 5000~12000mg/L,SO42- 800~1500mg/L,COD 1500~3000m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田产出水的资源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经步骤1~5处理后的气田产出水,MVR母液中,油含量<5mg/L,悬浮物<1mg/L,满足气田回注水标准;高压反渗透产水和MVR蒸发产水电导率<1200μS/cm,COD<60mg/L,Cl-<200mg/L,氨氮<10mg/L,总油<0.5mg/L,满足循环水补水回用标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田产出水的资源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除硬过滤单元中的除硬药剂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除硬药剂的配比为氢氧化钠:碳酸钠为6~8:1,药剂反应时间为15~30min,除硬pH控制在10.8~11.5,除硬后进入澄清池过滤,停留时间为30min~9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田产出水的资源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在除硬过滤出水进入臭氧催化氧化单元前,设置管道加药泵,药剂为次氯酸钠;当除硬过滤出水中的氨氮含量高于50mg/L时,加入次氯酸钠,加药量为废水中的氨氮和次氯酸钠质量比为1:8~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田产出水的资源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臭氧催化氧化单元的进水pH为7~8,停留时间为1~2h,臭氧浓度为125-135mg/L;臭氧投加量为800~1500mg/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田产出水的资源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A/O/MBR单元,缺氧A段停留时间为4~6h,好氧O段及MBR膜池总停留时间27~32h,污泥回流量300~400%,排泥量1~2%,污泥浓度10~12g/L;
在此条件下,MBR膜通量控制在10~12L/m2·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田产出水的资源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高压反渗透单元采用碟管式反渗透膜组件,膜组件形式为多个碟片式膜片串联在一个中心管上构成碟片式膜柱;高压反渗透单元的运行条件为:操作压力为5~7MPa,进水pH为7~10;
在此条件下,高压反渗透单元的膜通量控制在7~10L/m2·h,高压反渗透浓水的溶解性固体总量为40000~60000mg/L。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田产出水的资源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MVR单元采用MVR蒸发器,MVR母液的溶解性固体总量控制在150000mg/L,MVR蒸发产水和高压反渗透产水混合后回用于循环水补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919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田产出水的减注回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气田产出水的深度处理回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