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黄土层管廊施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79208.8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99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徐振家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门市帕源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朱健;陈国军 |
地址: | 226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层 施工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土层管廊施工工艺,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施工:在黄土覆层开挖形成立面坡度为90°的基槽,并在沿基槽的长度方向上依次制作形成若干个紧固连接的模块箱体以形成黄土层管廊;在基槽的底面上依次铺设水泥土稳定层和混凝土垫层底板,在混凝土垫层底板上安装形成外壁顶模,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垫层侧板,在混凝土垫层底板的表面制作形成底面钢筋绑扎,浇筑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底板,在钢筋混凝土底板上安装形成内壁顶模,浇筑混凝土形成所述钢筋混凝土侧板,在筋混凝土底板上安装形成支架天面模板,浇筑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盖板。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管廊成型质量好、施工成本低、施工效率高的黄土层管廊施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型涉及管廊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黄土层管廊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管廊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它是实施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建于城市地下用于铺设市政公用管线的市政公用设施。
传统管廊施工采用大开挖的放坡支模基槽,需要大量的熟练泥瓦工采用木架支模、混凝土浇筑、拆模来完成管廊的修建,所造管廊精度低,管廊壁面粗糙,耗费大量的人力、材料,而当前建筑市场劳动力紧张且老龄化,泥木工匠奇缺,施工工期紧张。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黄土层管廊施工工艺,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施工:
在黄土覆层开挖形成立面坡度为90°的基槽,并在沿基槽的长度方向上依次制作形成若干个紧固连接的模块箱体以形成黄土层管廊;
其中,模块箱体的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基槽的底面上依次铺设水泥土稳定层4和混凝土垫层底板5;
步骤2、在基槽内的所述混凝土垫层底板5上安装形成立墙外壁顶模9,且在所述立墙外壁顶模9的外侧面与基槽的内侧壁之间浇筑混凝土并凝固形成混凝土垫层侧板10,之后取出所述立墙外壁顶模9;
步骤3、在所述混凝土垫层底板5的表面制作形成底面钢筋绑扎21,以及在底面钢筋绑扎边缘位置沿竖直方向制作形成侧面钢筋绑扎12,然后向所述底面钢筋绑扎21上浇筑混凝土并凝固形成钢筋混凝土底板14;
步骤4、在所述侧面钢筋绑扎12内侧的所述钢筋混凝土底板14上安装形成内壁顶模15,并在所述内壁顶模15的外侧面与所述混凝土垫层侧板10的内侧壁之间浇筑混凝土并凝固形成钢筋混凝土侧板16,之后取出所述内壁顶模15;
步骤5、在所述钢筋混凝土底板14上安装形成移动升降支架天面模板18,并在所述移动升降支架天面模板18的上表面上绑扎形成与侧面钢筋绑扎顶端相连接的盖板钢筋26,以及在所述盖板钢筋26的两侧端设置内侧面与钢筋混凝土侧板外侧面齐平的外侧模板25,然后在所述外侧模板25之间浇筑混凝土并凝固形成钢筋混凝土盖板20,并将所述移动升降支架天面模板18移至下一作业位置。
优选地,基槽分两次开挖,通过挖掘机3第一次挖运的黄土覆层深度从自然地面1向下至图纸标定的管廊盖板水平线7向下12-13cm作为开挖深度标高,宽度根据管廊箱体图纸标定的宽度向两侧各伸放3-5cm,开挖立面坡度为垂直的90°;第二次挖运的履土层深度从管廊底板水平线8向下12-13cm作为开挖深度标高,宽度根据管廊箱体图纸标定的宽度向两侧各伸放3-5cm,此面作为管廊箱体施工作业面。
优选地,在管廊体施工作业面的黄土层6底面铺设水泥土稳定层4,通过悬挂式混凝土振动平台2在所述水泥土稳定层4上面铺设混凝土垫层底板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门市帕源路桥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海门市帕源路桥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92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