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古代彩绘泥塑金层修复的补金修复材料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80478.0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3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发明(设计)人: | 马琳燕;柏柯;张洪;田小平;张家峰;崔敏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9D101/18 | 分类号: | C09D101/18;C09D191/00;C09D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71007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古代 彩绘 泥塑 修复 材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代彩绘泥塑金层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用于古代彩绘泥塑金层修复的补金修复材料,还涉及了用于古代彩绘泥塑金层修复的补金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贴金工艺是中国传统的工艺类别之一,在大量的彩绘泥塑、殿堂壁画、彩绘石刻造像、古建筑油饰彩画(以北方地区为主)、古建筑木构件(以南方地区为主)等诸多文物类别中均有应用。该工艺的应用范围广,遍及国内南北方各省,但因为制作材料与工艺及环境等方面的综合因素影响,往往会产生开裂、起甲、起翘、脱落、局部色变、金胶漆沉积在表面等病害类型。目前没有十分有效的材料与工艺能很好地解决贴金层的各类病害;又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大量文物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保护而出现金层脱落现象。为了使文物恢复到最初的样貌,避免文物的金层病害加重,对这些文物的病害处进行补金修复变得十分必要。
目前对古代彩绘泥塑金层的补金修复所使用的修复材料主要是大漆,该材料虽然能够完成对金层的修复,但是大漆在使用过程中会散发出大量有害气味,对金层修复人员的建康不利;另外大漆制备金胶漆的工艺比较复杂,制备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易操作、无毒、修复效果好的用于古代彩绘泥塑金层修复的补金修复材料,还提供了使用该补金修复材料的补金修复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用于古代彩绘泥塑金层修复的补金修复材料,以质量分数计,所述补金修复材料由下述质量配比原料组成:
硝基清漆100份
熟桐油28-34份
朱砂1-4份。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以质量分数计,所述补金修复材料由下述质量配比的原料组成:
硝基清漆100份
熟桐油34份
朱砂4份。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以质量分数计,所述补金修复材料由下述质量配比的原料组成:
硝基清漆100份
熟桐油32份
朱砂3份。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以质量分数计,所述补金修复材料由下述质量配比的原料组成:
硝基清漆100份
熟桐油30份
朱砂2份。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以质量分数计,所述补金修复材料由下述质量配比的原料组成:
硝基清漆100份
熟桐油28份
朱砂1份。
用于古代彩绘泥塑金层修复的补金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技术步骤:
(1)取28-34份的熟桐油加入100份的硝基清漆中,然后再加入1-4份的朱砂,搅拌至色泽均匀,得到调配好的补金修复材料金胶漆;
(2)将泥塑金层上待修复处的原老化金胶漆用清洗剂清除掉;清除干净后,用软毛刷或画笔蘸取步骤(1)制得的金胶漆,将其均匀地涂抹在待修复处;
(3)取一块潮湿的棉纸,将金箔附着在棉纸上,然后捏着棉纸把金箔贴于待修复处涂抹好的金胶漆上;待金箔粘贴完成后,用发刷轻擦棉纸,最后用柔软的羊毛刷轻扫漆,将多余的金箔扫下即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补金修复材料由一定配比的硝基清漆、熟桐油、朱砂混合调制而成,相比传统修复用的大漆,具有无刺激性气味、补金效果好等优点,尤其是其粘合力强度适宜,便于制备,施工操作灵活性高,而且修复后对其二次金层修复不会带来伤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用于古代彩绘泥塑金层修复的补金修复材料,以质量分数计,所述补金修复材料由下述质量配比的原料组成:
硝基清漆100份
熟桐油34份
朱砂4份。
制备方法:取34份的熟桐油加入100份的硝基清漆中,然后再加入4份的朱砂,搅拌至色泽均匀,得到调配好的补金修复材料金胶漆。
实施例二:
用于古代彩绘泥塑金层修复的补金修复材料,以质量分数计,所述补金修复材料由下述质量配比的原料组成:
硝基清漆100份
熟桐油32份
朱砂3份。
制备方法:取32份的熟桐油加入100份的硝基清漆中,然后再加入3份的朱砂,搅拌至色泽均匀,得到调配好的补金修复材料金胶漆。
实施例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未经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04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