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锰废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82635.1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5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梁;冯涛;陈章;李志贤;陈远其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9/14;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林瑞云 |
地址: | 4112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水处理 装置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体重金属污染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含锰废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最终将通过食物链或是饮用水危害人类的健康。锰(Mn)作为一种生物毒性较大的重金属元素之一,能对人的生殖系统、肝脏、心血管系统及免疫系统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近些年来,由于自然释放、采矿、冶金、化工等工业产生的大量含锰“三废”及农业生产中一些含锰产品的应用已经影响到土壤、水体和空气的环境质量,使得水环境中锰的含量日趋升高。与其它重金属类似,进入水体的锰不能自然降解或被微生物分解,往往在水中或沉积到水域底部。
处理水体重金属污染的方法有很多,如沉淀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技术等,但这些常规的物理、化学方法处理成本高,并易造成二次污染,限制了其应用。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含锰废水处理方法处理成本高、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提供一种含锰废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一种含锰废水处理装置,含锰废水处理装置包括苦草处理池,苦草处理池的苦草覆盖面积为65%以上。
进一步地,苦草处理池中设有多个隔板,多个隔板将苦草处理池隔离形成弯折并贯穿苦草处理池的废水流道,优选隔板均匀设置,隔板之间的距离为30~100cm。
进一步地,隔板为可透光的隔板。
进一步地,苦草处理池的深度为0.45~0.65米,苦草的高度为10厘米以上。
进一步地,苦草处理池的底部包括厚度为6~10厘米的细沙层,细沙层按每平方米拌入0.2至0.4千克的量拌入腐殖土,形成种植苦草的养殖层。
进一步地,苦草处理池包括第一处理池和第二处理池,第一处理池和第二处理池与用于导入含锰废水的进水管连接,且通过控制开关择一与进水管导通。优选第一处理池和第二处理池两侧设有用于将溢出的废水返回的溢流槽。
一种含锰废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调节含锰废水的pH值为7~8后,引入上述的含锰废水处理装置中。
控制含锰废水在苦草处理池中的水力停留时间大于2小时。
进一步地,通过加入石灰水调节含锰废水的pH值。
进一步地,含锰废水的高度不高于苦草的高度。
进一步地,含锰废水在苦草处理池中的水力停留时间为3~5小时。
上述含锰废水处理装置,结构简单,利用苦草对含锰废水中的锰进行富集,能大幅降低废水中的锰离子浓度,成本较低,并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同时也能有效除去污水中的总氮、总磷以及显著提升水体的溶解氧含量和透明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含锰废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实施方式的含锰废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隔板;200、第一处理池;300、第二处理池;400、进水管;500、溢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含锰废水处理装置,参照图1~2,含锰废水处理装置包括苦草处理池,苦草处理池的苦草覆盖面积为65%以上。
苦草又称扁担草、蓼萍草、水韭菜等,水鳖科苦草属,为多年生无茎沉水草本,有匍匐茎,是典型的沉水植物。苦草一般生长在水深不超过透明度好、游泥深厚、水流缓慢的河流、湖泊等水域。苦草在水底分布蔓延的速度很快,通常株苦草年可形成1~3m2的群丛。苦草的球茎一般具有2个芽,萌芽生长略早于种子,生长的植株壮实,分蘖时间也较早。
苦草可以从野外获取种苗直接移植到池中或室内培养增繁后再移植到池中。将苦草种植于苦草处理池底,引入含锰废水。含锰废水在苦草处理池中停留一段时间,利用苦草对含锰废水中的锰进行富集,能有效降低废水中的锰离子浓度。
上述含锰废水处理装置,结构简单,利用苦草对含锰废水中的锰进行富集,能大幅降低废水中的锰离子,成本较低,并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同时也能有效降低污水中的总氮、总磷、氨氮及化学需氧量,以及显著提升溶解氧的含量和水体的透明度。
进一步地,参照图1~2,苦草处理池中设有多个隔板100,多个隔板100将苦草处理池隔离形成弯折并贯穿苦草处理池的废水流道,优选隔板100均匀设置,隔板100之间的距离为30~10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技大学,未经湖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26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