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冷系统过冷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82805.6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64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文;张国玉;高道宇;赵贝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天鹅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4 | 分类号: | F25B39/04;F25B40/02;F25B41/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5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系统 过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换热器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制冷系统过冷装置。
背景技术
制冷系统内制冷剂通过换热器装置与介质(空气)进行放热,制冷系统节流前的制冷剂液体冷却到低于冷凝温度的状态,称为液体过冷。由制冷剂的热力状态图可知,节流前液体的过冷度愈大,则节流后的干度就愈小,循环的单位制冷量就愈大。因此,采取液体过冷对提高制冷量和制冷系数都是有利的。此外,一定的过冷度还可以防止进入节流装置前制冷剂处于两相状态,使节流机构工作稳定。一般制冷装置常利用冷凝器本身较强的换热能力将制冷剂冷却到饱和温度以下,目前空调最常用空冷换热器常用有:翅片套管式等。
制冷系统为达到过冷的目,通常采用:其一增加冷凝面积;其二单独设置一个过冷器;这样即提高了成本,也不经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施容易、安全可靠的制冷系统过冷装置,提高制冷系统过冷度的同时又不增加制冷系统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制冷系统过冷装置,包括有压缩机、冷凝换热器、节流元件、蒸发换热器和过冷管,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端与所述冷凝换热器的进口端相连接,所述节流元件的出口端与所述蒸发换热器的进口端相连接,所述蒸发换热器的出口端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端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换热器的出口端通过连接管与所述过冷管的进口端相连接,所述过冷管的出口端通过连接管与所述节流元件的进口端相连接。
所述的制冷系统过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管采用铜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过冷管的设置比一般制冷装置利用冷凝器本身来进行过冷减少了冷凝器的面积,节约了成本;过冷管的设置提高了冷凝器底部管内制冷剂的流速,流速提升后将会使制冷剂管内换热系数增大。
2、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制造、装配工艺简单、安全可靠。
3、过冷度增加对提高整个制冷系统的性能都会产生良好的效果:提高制冷量、增加能效比等,从而保障制冷系统长时间可靠地运行,因此可大幅度降低和减少空调的保养维护等工作,提高了生产装配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制冷系统过冷装置,包括有压缩机5、冷凝换热器1、节流元件3、蒸发换热器4和过冷管2,压缩机5的出口端与冷凝换热器1的进口端相连接,节流元件3的出口端与蒸发换热器4的进口端相连接,蒸发换热器4的出口端与压缩机5的进口端相连接,冷凝换热器1的出口端通过连接管与过冷管2的进口端相连接,过冷管2的出口端通过连接管与节流元件3的进口端相连接。
本发明中,连接管采用铜管。
低温低压制冷剂气体由压缩机5吸入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排入冷凝换热器1中,被冷却成高压液体,排出的高温高压液体重新汇集进入过冷管2中,再次冷凝散热来形成过冷,以此来增加制冷剂的过冷度,制冷剂液体经节流元件3节流降压后流入蒸发换热器4中,在其中低压液态制冷剂蒸发吸热,使室内降温,蒸发后的制冷剂气体再次被压缩机5吸入,如此反复循环,达到降低房间温度的目的。
过冷度增加对提高整个制冷系统的性能都会产生良好的效果:提高制冷量、增加能效比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措施,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天鹅制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天鹅制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28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锈钢餐具自动抛光机
- 下一篇:一种氟泵制冷循环流量分配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