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差动模块联判的串联变压器纵差保护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83487.5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12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顾乔根;张晓宇;莫品豪;郑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045 | 分类号: | H02H7/045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11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串联变压器 电流互感器 差动 副边绕组 原边绕组 纵差保护装置 差动保护 纵差 保护动作 动作条件 首端电流 灵敏度 尾端 | ||
1.一种基于双差动模块联判的串联变压器纵差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流互感器、第二电流互感器、第三电流互感器、第一判别模块和第二判别模块;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和第三电流互感器分别设置在串联变压器原边绕组的两端,分别采集串联变压器原边绕组的首端电流和尾端电流;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设置在串联变压器副边绕组的一端,采集串联变压器副边绕组的电流;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第二电流互感器和第一判别模块构成第一差动模块,第一判别模块基于采集到的串联变压器原边绕组的首端电流和串联变压器副边绕组的电流进行差动保护计算;所述第三电流互感器、第二电流互感器和第二判别模块构成第二差动模块,第二判别模块基于采集到的串联变压器原边绕组的尾端电流和串联变压器副边绕组的电流进行差动保护计算;当第一差动模块和第二差动模块中任一个满足设定的差动动作条件时,控制该串联变压器配置的纵差保护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差动模块联判的串联变压器纵差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联变压器原边绕组的首端电流为第一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电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差动模块联判的串联变压器纵差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联变压器原边绕组的尾端电流为第三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电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差动模块联判的串联变压器纵差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差动模块和第二差动模块中的第一判别模块和第二判别模块采用相同或者不同的差流和制动门槛计算公式。
5.一种基于双差动模块联判的串联变压器纵差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实时采集串联变压器原边绕组的首端电流、串联变压器原边绕组的尾端电流和串联变压器副边绕组的电流;
(2)利用第一差动模块基于采集到的串联变压器原边绕组的首端电流和串联变压器副边绕组的电流实时进行差动保护计算;
(3)利用第二差动模块基于采集到的串联变压器原边绕组的尾端电流和串联变压器副边绕组的电流实时进行差动保护计算;
(4)当第一差动模块和第二差动模块中任一个满足设定的差动动作条件时,控制该串联变压器配置的纵差保护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双差动模块联判的串联变压器纵差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
1.1在串联变压器原边绕组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电流互感器和第三电流互感器,分别采集串联变压器原边绕组的首端电流和串联变压器原边绕组的尾端电流;
1.2在串联变压器副边绕组的一端设置第二电流互感器,采集串联变压器副边绕组的电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双差动模块联判的串联变压器纵差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第一差动模块包括连通第一电流互感器、第二电流互感器和第一判别模块,第一判别模块基于采集到的串联变压器原边绕组的首端电流和串联变压器副边绕组的电流实时进行差动保护计算;所述的第二差动模块包括连通的第三电流互感器、第二电流互感器和第二判别模块,第二判别模块基于采集到的串联变压器原边绕组的尾端电流和串联变压器副边绕组的电流实时进行差动保护计算。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双差动模块联判的串联变压器纵差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联变压器原边绕组的首端电流为第一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电流。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双差动模块联判的串联变压器纵差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联变压器原边绕组的尾端电流为第三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电流。
10.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基于双差动模块联判的串联变压器纵差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差动模块和第二差动模块采用相同或者不同的差流和制动门槛计算公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348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