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极压润滑油添加剂和润滑油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84722.0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66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霄;刘宇宏;金元生;雒建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M159/12 | 分类号: | C10M159/12;C10M169/04;C10N3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赵天月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极压 润滑油 添加剂 | ||
本发明公开了润滑油添加剂和润滑油,其中,该润滑油添加剂包括:70‑99质量份的基础油;以及1‑30质量份的油溶性羟基硅酸镁。该润滑油添加剂的性能稳定,成本低廉,不含有硫和磷等元素,避免了硫和磷等污染排放问题。并且,该润滑油添加剂可以在边界润滑的条件下,有效防止摩擦副的直接接触,减少磨损,防止摩擦副表面发生熔结、卡咬和划伤,极大提高润滑油的抗极压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领域,具体地,涉及润滑油添加剂和润滑油。
背景技术
润滑油的基本功能就是减少机械的摩擦和磨损,防止因摩擦生热而产生的胶合。为了提高润滑油的润滑性能,除了改善基础油的性质以外,需要向润滑油中添加不同类型的添加剂。在低速高负荷或高速冲击条件下,即极压条件下,摩擦界面容易发生烧结,为防止这种烧结情况的出现,需要在润滑油中添加极压添加剂。
目前,润滑油中常用的极压添加剂主要为硫系添加剂,如硫化烃、硫代酯等和含磷添加剂,如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金属盐(MDDP)。这些添加剂在使用过程中都会对金属表面产生腐蚀,且都存在硫和磷等化学污染成分排放的问题。
由此,现有的极压添加剂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润滑油添加剂,该润滑油添加剂的性能稳定,不含有硫和磷等元素,避免了硫和磷等污染排放问题。并且,该润滑油添加剂可以在边界润滑的条件下,防止摩擦副的直接接触,减少磨损,防止摩擦副表面发生熔结、卡咬和划伤,极大提高润滑油的抗极压性能。
因而,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润滑油添加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润滑油添加剂包括:70-99质量份的基础油;以及1-30质量份的油溶性羟基硅酸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润滑油添加剂,性能稳定,成本低廉,不含有硫和磷等元素,避免了硫和磷等污染排放问题。并且,该润滑油添加剂可以在边界润滑的条件下,有效防止摩擦副的直接接触,减少磨损,防止摩擦副表面发生熔结、卡咬和划伤,极大提高润滑油的抗极压性能。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润滑油添加剂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基础油为选自美国石油协会规定的I类油、II类油、III类油、IV类油和V类油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基础油为选自聚α烯烃、矿物油和酯类油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油溶性羟基硅酸镁为纳米粒。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油溶性羟基硅酸镁的粒径为200-800nm。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油溶性羟基硅酸镁呈管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硝酸镁,所述硅酸钠与所述氢氧化钠的质量比为1:(0.2-0.8):(1-20)。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加热保温处理的条件为加热到180-220摄氏度,并保温16-24小时。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硅烷偶联剂为选自SG-Si187、SG-SiF17和SG-Si191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中间体与所述偶联剂的质量比为1:0.03-1。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偶联处理包括:将所述中间体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加热至40-80度,加入所述偶联剂,并搅拌1-2小时,以便得到第三溶液;将所述第三溶液进行离心处理,以便得到所述中间体。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有机溶剂为一元醇。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醇或丙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47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智能化宠物休闲房
- 下一篇:一种阳台式宠物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