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制水泥管廊的自动化生产流水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85943.X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63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陈满堂;杜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津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5/00 | 分类号: | B28B15/00;B28B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林祖锋 |
地址: | 402260 重庆市江津区双福街道***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水泥管 自动化 生产 流水线 | ||
1.预制水泥管廊的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连续作业的合模区(201)、装载钢筋的钢筋笼区(202)、水泥灌浆区(205)、水泥固化区(206)、冷却区(207)、开模下料区(210)和作业台车(222),所述开模下料区(210)连接所述合模区(201);
所述作业台车(222)从所述合模区(201)依次进入所述钢筋笼区(202)、水泥灌浆区(205)、水泥固化区(206)和冷却区(207),然后再从第二等待区(209)进入所述开模下料区(210);
所述作业台车(222),其上载有能形成预制水泥管廊模板;
所述开模下料区(210),当预制水泥管廊制作完成后进入所述开模下料区(210),其打开预制水泥管廊模板,并从模板中取出成品水泥管廊;
所述合模区(201),当所述作业台车(222)进入其内后,所述合模区(201)合上打开的预制水泥管廊模板;
所述钢筋笼区(202),当所述作业台车(222)进入其内后,在所述钢筋笼区(202)内向所述作业台车(222)上的预制水泥管廊模板放入钢筋笼;
所述水泥灌浆区(205),当所述作业台车(222)进入其内后,其向放有钢筋笼的预制水泥管廊模板内灌入水泥;
所述水泥固化区(206),其作为固化预制水泥管廊模板内的水泥;
所述冷却区(207),其作为预制水泥管廊成形的一个过渡;
所述预制水泥管廊的自动化生产流水线还包括第一转换区(205)和第二转换区(208),所述第一转换区(203)和所述第二转换区(208)能改变所述作业台车(222)的移动方向;
所述预制水泥管廊的自动化生产流水线还包括第一等待区(204)和第二等待区(209),所述第一等待区(204),其为所述作业台车(222)进入所述水泥灌浆区(205)做准备;所述第二等待区(209),其为所述作业台车(222)进入所述开模下料区(210)做准备;
所述作业台车(222)包括台车本体(223)和安装在所述台车本体上的快速合模及开模的预制水泥管廊模板,为了使所述预制水泥管廊模板能快速的开模和合模,所述预制水泥管廊模板包括相对应的第一中间模板组(224)、第二中间模板组(225)以及能快速开模合模的侧模板组(226),所述第一中间模板组(224)和所述第二中间模板组(225)之间形成中间模槽,所述第一中间模板组(224)和第二中间模板组(225)分别与所述侧模板组(226)之间形成侧模槽,所述中间模槽与所述侧模槽之间形成预制水泥管廊模腔,一对所述侧模槽和所述中间模槽之间形成的水泥管廊模腔M形模腔,M形模腔另外两边通过在所述台车本体(223)上加设挡板挡住,两块挡板与相邻的所述侧模板组(226)之间在合模时能恰好贴合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制水泥管廊的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模下料区(210)设有成品暂存区(2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制水泥管廊的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区(202)设有钢筋笼制造区(2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制水泥管廊的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灌浆区(205)连接有水泥泵站(214)。
5.一种在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预制水泥管廊的自动化生产流水线上运用的作业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台车包括台车本体(223)和安装在所述台车本体上的快速合模及开模的预制水泥管廊模板,所述预制水泥管廊模板包括相对应的第一中间模板组(224)、第二中间模板组(225)以及能快速开模合模的侧模板组(226),所述第一中间模板组(224)和所述第二中间模板组(225)之间形成中间模槽,所述第一中间模板组(224)和第二中间模板组(225)分别与所述侧模板组(226)之间形成侧模槽,所述中间模槽与所述侧模槽之间形成预制水泥管廊模腔;所述侧模板组(226)包括侧模板(227)和安装在所述台车本体(223)上的合开模螺杆(228),所述合开模螺杆(228)连接所述侧模板(227);所述合开模螺杆(228)采用手摇螺杆,通过所述手摇螺杆拉动所述侧模板(227)向所述第一中间模板组(224)或第二中间模板组(225)靠近和远离实现开模和合模,所述侧模板(227)向所述第一中间模板组(224)或第二中间模板组(225)靠最近时能形成M形模腔的两侧模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津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津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594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