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于维护的存取款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86224.X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9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赵振兴;任乃胜;刘丙庆;王春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D11/00 | 分类号: | G07D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李姿颐 |
地址: | 264203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通道 固定框架 基架 存取款机 转动 主输送通道 可维护性 依次连通 自动机械 维护 缓解 | ||
本发明于提供一种便于维护的存取款机,涉及自动机械领域,该存取款机包括:基架、第一框架、第二框架、第三框架和固定框架,以及设置于基架的识别机构;固定框架与基架固定连接;第一框架与基架之间设有第一输送通道,第二框架和固定框架之间设有第二输送通道,第三框架和固定框架之间设有第三输送通道;第一框架可相对于基架转动以使第一输送通道打开,第二框架可相对于固定框架转动以使第二输送通道打开,第三框架可相对于固定框架转动以使第三输送通道打开;识别机构具有识别通道,第一输送通道、识别通道、第二输送通道和第三输送通道依次连通成第一主输送通道。通过本发明,缓解了相关技术中的存取款机的可维护性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维护的存取款机。
背景技术
图1是相关技术提供的存取款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存取款机包括出入口机构200、识别机构300、暂存机构400、拒收机构500、装填箱600和多个循环箱610,以及连接在上述各机构及循环箱610、装填箱600之间的输送机构,其中,出入口机构200固定设置在装置的上部前端,识别机构300固定设置在装置的上部中间位置,暂存机构400和拒收机构500呈上下方向固定设置在装置的上部后端,各循环箱610和装填箱600集中设置在装置的下部,输送机构包括主输送通道100和多个分支输送通道,主输送通道100的两端分别与识别机构300的两端连接;出入口机构200、暂存机构400、拒收机构500、装填箱600和多个循环箱610分别通过各自的分支输送通道与主输送通道100连接,以实现纸币在出入口机构200、暂存机构400、拒收机构500、装填箱600和各循环箱610与识别机构300之间的移动,从而实现存取款操作。
由于纸币在主输送通道100及各分支输送通道之间输送时需要经过多处换向机构调整纸币的输送方向,纸币极易卡塞在输送机构中,而这种存取款机由于主输送通道100和各分支输送通道封闭,当纸币卡塞在输送机构中不易清理,因此这种存取款机的可维护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维护的存取款机,以缓解相关技术中的存取款机的可维护性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便于维护的存取款机,包括:基架、第一框架、第二框架、第三框架和固定框架;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固定框架和第三框架依次设置于基架上部,其中,固定框架与基架固定连接;第一框架与基架之间设有第一输送通道,第二框架和固定框架之间设有第二输送通道,第三框架和固定框架之间设有第三输送通道;第一框架可相对于基架转动以使第一输送通道打开,第二框架可相对于固定框架转动以使第二输送通道打开,第三框架可相对于固定框架转动以使第三输送通道打开;存取款机还包括设置于第一框架的出入口机构、设置于第三框架的暂存机构以及设置于基架的识别机构;识别机构具有识别通道,第一输送通道、识别通道、第二输送通道和第三输送通道依次连通形成第一主输送通道。
进一步的,第一框架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分框架和第二分框架,第一输送通道设置于第一分框架和基架之间,第一分框架和第二分框架之间设有第四输送通道,第四输送通道的一端与第二输送通道和第三输送通道交汇,第四输送通道的另一端通过出入通道与出入口机构连通;第一分框架的一端与基架枢接,第一分框架可相对于基架转动以使第一输送通道打开;第二分框架的一端与基架枢接,第二分框架可相对于第一分框架转动以使第四输送通道打开。
进一步的,识别机构包括底座和与底座枢接的上盖,识别通道设置在底座和上盖之间,识别通道的一端与第一输送通道连通,识别通道的另一端与第二输送通道连通。
进一步的,第二框架与识别机构之间设置避让空间,以使第二框架相对于固定框架朝向识别机构转动和/或使上盖相对于底座朝向第二框架转动。
进一步的,存取款机还包括抽拉框架,抽拉框架上设有循环箱,抽拉框架活动连接于基架下部,可相对于基架滑动拉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62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