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热轧过程带钢表面粗糙度纵向差异综合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86306.4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41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欣波;褚俊威;王宁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28 | 分类号: | B21B37/28 |
代理公司: | 32206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003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热轧 过程 带钢 表面 粗糙 纵向 差异 综合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热轧过程带钢表面粗糙度纵向差异综合控制方法。一种适用于热轧过程带钢表面粗糙度纵向差异综合控制方法,在兼顾出口带钢厚度、板形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现场张力以及轧制压力的补偿在线设定压下率修正值,控制带钢表面粗糙度,使带钢表面粗糙度纵向差异满足要求。考虑因素全面,控制方式合理,保证了带钢表面质量,提高了品牌竞争力,给企业带来了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热轧过程带钢表面粗糙度纵向差异综合控制方法,属于热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表面粗糙度作为热轧带钢重要的特性之一,它不仅影响带钢冲压时的变形行为和涂镀后的外观面貌,而且可以改变材料的耐蚀性。在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如汽车板、家电板,车轮及气瓶钢时,对带钢表面质量要求十分严格,所以表面质量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热连轧的高速生产过程中,在带钢头尾和升降速过程以及换辊周期头尾带钢表面粗糙度产生纵向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粗糙度纵向差异的产生总是伴随着出口带钢厚度超差缺陷,且控制出口带钢表面粗糙度与控制出口带钢厚度是相互制约的。在以往的粗糙度控制中,只涉及到了冷轧与平整领域,且粗糙度控制主要是在轧制前对工作辊原始表面粗糙度进行设定,在轧制过程中,采用轧制力与延伸率/压下率的协调来控制粗糙度超差缺陷,均忽略了控制带钢表面粗糙度容易造成出口带钢厚度不满足用户要求这一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热轧过程带钢表面粗糙度纵向差异综合控制方法,在兼顾出口带钢厚度、板形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现场张力以及轧制压力的补偿在线设定压下率修正值,控制带钢表面粗糙度,使带钢表面粗糙度纵向差异满足要求。考虑因素全面,控制方式合理,保证了带钢表面质量,提高了品牌竞争力,给企业带来了效益。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适用于热轧过程带钢表面粗糙度纵向差异综合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参数收集;
(b)设定压下率修正值ε0,其表达式为ε0=(h0-hn)/h0;
式中,hn为当实际出口带钢厚度大于目标厚度时,hn为所允许的最大出口带钢厚度hmax,当实际出口带钢厚度小于目标厚度时,hn为所允许的最小出口带钢厚度hmin;h0为原始理论计算末机架入口带钢厚度;(c)设定目标函数初始值F0,定义后张力并初始化σ00=σ0max,及寻优步长Δσ0;
(d)设定后张力寻优中间过程参数k1,并令k1=0;
(e)令后张力σ0=σ00-k1Δσ0
(f)定义前张力并初始化σ10=σ1max,及寻优步长Δσ1;
(g)设定前张力寻优中间过程参数k2,并令k2=0;
(h)令前张力σ1=σ10-k2Δσ1;
(i)定义轧制力并初始化P0=Pmax/3,其中,Pmax为轧机的最大轧制压力,及寻优步长ΔP;(j)设定轧制力寻优中间过程参数k3,并令k3=0;
(k)令轧制力P=P0+k3ΔP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63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