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波制备碳纳米管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86429.8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6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5 |
发明(设计)人: | 潘钢华;展咪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2/162 | 分类号: | C01B32/16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波 制备 纳米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波制备碳纳米管的方法,属于材料制备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碳纳米材料,比如碳纳米管(CNTs)、碳纳米纤维(CNFs)、石墨烯等由于其非常显著的独特的性质,比如超高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导电性能、热传导性能等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巨大的关注,这些材料被誉为下个时代最具有潜力的材料。其中CNTs是由单层或多层石墨烯围绕同一中心按照一定的角度卷曲,两端由五元环和七元环形成的半球形大富勒烯封住形成的。碳纳米管是碳原子通过sp2杂化与周围3个碳原子完全键合后所构成的六边形网络平面结构围成的圆柱面。这种弯曲的圆筒状结构会产生量子限域和σ-π再杂化,再加上sp2杂化产生的π电子离域结构赋予了CNTs优异的光学、电学、磁学性质。不仅如此,CNTs的轴向结构还赋予了CNTs优异的轴向模量和强度,是用来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理想材料。
目前为止,合成CNTs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沉积法、电弧法、激光烧蚀法、气相催化生长法等。这些合成方法需要严苛的实验条件,比如惰性气体保护,高温高压等,大大提高了合成过程的中的危险性。同时也提高了仪器的成本。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家用微波炉合成的CNTs的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并且在普通大气氛围下即可合成CNTs。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波制备碳纳米管的方法,该方法制备碳纳米管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可大规模生产。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波制备碳纳米管的方法,将导电金属材料和二茂铁在混合器中混合均匀,之后将两者的混合物直接进行微波加热,导电金属材料吸收微波迅速升温,体系温度升高,二茂铁分解成铁纳米粒子和环戊二烯基,铁纳米粒子催化环戊二烯基生成碳纳米管。该制备方法具体如下:将导电金属材料和二茂铁混合均匀,之后将两者的混合物微波加热,加热完毕得到碳纳米管。
其中:
所述的导电金属材料为铜材料、钼材料、铁材料、钢材料。
所述的导电金属材料为丝状、块状、球状。
所述的导电金属材料与二茂铁的质量比为1:1-1:100。
所述的将导电金属材料和二茂铁混合均匀的方法是:将导电金属材料和二茂铁放入坩埚中,在混合器100-3500rpm下混合1-100min。
所述微波加热的微波频率为2.40-2.50GHz,微波功率为800~2000W,加热时间为10-60s。
所述微波加热是指将混合物放入微波炉中进行微波加热。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微波炉制备碳纳米管的方法不需要严苛的实验条件,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可大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所制备的碳纳米管SEM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所制备的碳纳米管SEM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所制备的碳纳米管SEM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4中所制备的碳纳米管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1:
微波加热铜丝和二茂铁混合物制备碳纳米管:
1、混料——将1根铜丝(0.02g)、二茂铁(2g)放入坩埚中,在混合器100rpm下混合100min,得到均匀的混合物;
2、微波——将混合好的铜丝和二茂铁放入微波炉(2.45GHz、800W)中加热,加热时间为20s;
3、成品——微波加热完毕,取样,即可得到目标产物。
制得的碳纳米管的SEM图如图1所示。
实施例2:
微波加热钼丝和二茂铁混合物制备碳纳米管:
1、混料——将3根钼丝(0.4g)、二茂铁(4g)放入坩埚中,在混合器2500rpm下混合50min,得到均匀的混合物;
2、微波——将混合好的铜丝和二茂铁放入微波炉(2.45GHz、1000W)中加热,加热时间为40s;
3、成品——微波加热完毕,取样,即可得到目标产物。
制得的碳纳米管的SEM图如图2所示。
实施例3:
微波加热铁丝和二茂铁混合物制备碳纳米管:
1、混料——将5根铁丝(1g)、二茂铁(1g)放入坩埚中,在混合器3500rpm下混合1min,得到均匀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64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尺寸多孔碳纳米球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碳纳米管的低维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