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螳螂若虫人工饲养的饲料配方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86755.9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25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于果;王依然;王金;刘志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果 |
主分类号: | A23K50/90 | 分类号: | A23K50/90;A23K10/22;A23K10/20;A23K10/30;A23K20/163;A23K20/1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866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螳螂 若虫 人工 饲养 饲料 配方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螳螂人工饲养的饲料配方。饲料配方包括食用明胶:2‑6%,纯牛奶:30‑35%,饲料级鱼粉:3‑5%,西红柿汁:4‑6%,鸡蛋清:20‑25%,葡萄糖:4‑6%,去皮蚕蛹:28‑33%,复合维生素:0.05‑0.1%。上述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用本发明人工饲料所饲养的螳螂若虫主要生物学指标好于捕食鲜活昆虫饲养,其中若虫发育为成虫的成活率高达90%,高于普通人工养殖。本发明饲料配方所有原材料都属于食品级或饲料级原料容易获得;采用食用明胶和鸡蛋清作为主要成型原料使得人工饲料在含水量、韧性等物理性状方面达到了与螳螂天然食物的高度相似,同时食用明胶也为螳螂提供了一种重要蛋白质类营养;本发明饲料经过蒸煮熟化制作后,原料产生的复合鲜香气味提高了螳螂采食人工饲料的兴趣,减少了螳螂间的相互残食;本发明配方既能满足螳螂若虫营养需求,又易于存储,便于人工饲喂,适合全国各地在螳螂人工饲养中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饲养螳螂的人工饲料,特别涉及薄翅螳螂若虫人工饲养的饲料配方。
背景技术
螳螂属于昆虫纲,螳螂目,螳螂科,以多种害虫为食,分布广泛。在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另外,螳螂的卵鞘(桑螵蛸)可入药,是我国中医史上知名的药用昆虫。
现有技术中,螳螂人工饲料在物理性状及诱食方面与螳螂天然食物相差较大,养殖过程容易发生先是自相残食,然后再采食人工饲料,所以大多采用较为繁琐网箱分隔饲养,或以若虫发育到成虫低成活率为代价。
现有技术中,螳螂人工饲料饲养螳螂主要目的在于观赏,以卵鞘(桑螵蛸)入药为目的人工饲料安全性方面未见专门研究和论述。
现有技术中,螳螂人工饲料所用原料是否方便获得,及配制成人工饲料后储存性能方面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原料易于获得,人工饲料成品性状与螳螂天然食物高度相似,具有良好诱食效果的无毒副作用风险的人工饲料。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螳螂若虫人工饲料,由包括下述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
食用明胶:2-6%,纯牛奶:30-35%。
所述制成人工饲料的原料中还包括下述质量百分比的原料:饲料级鱼粉:3-5%,西红柿汁:4-6%,鸡蛋清:20-25%。
所述制成人工饲料的原料优选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葡萄糖:4-6%,去皮蚕蛹:28-33%,复合维生素:0.05-0.1%。
上述食用明胶和鸡蛋清确保人工饲料在性状上与螳螂天然食物相近,纯牛奶提供全面各类基础营养物质。
上述饲料级鱼粉,纯牛奶,鸡蛋清,复合维生素特有的复合鲜香气味成为该人工饲料的诱食气味,利于螳螂采食人工饲料,避免相互残食。
上述饲料级鱼粉,纯牛奶能够为饲料提供各种矿物质成分。
上述饲料级鱼粉,鸡蛋清,去皮蚕蛹能够为饲料提供蛋白质成分;葡萄糖,西红柿汁能够为饲料提供碳水化合物成分。
上述西红柿汁采用新鲜西红柿经四层医用纱布挤压后获得;纯牛奶为食用高温灭菌纯牛奶;饲料级鱼粉是饲料领域常用的原料,粗蛋白不低于60%,鸡蛋清和蚕蛹为常规人用食材。
上述使用的复合维生素的质量百分比组成为:
所述维生素A和维生素D3的规格为每克原料中包含维生素A或D3的IU值,维生素E至载体的规格为每克原料中维生素E至载体的质量百分比。
本发明人工饲料制作过程为:首先所有原料加入匀浆机中500转/分钟匀浆2分钟。然后分装至干净小玻璃瓶中,用高压锅蒸煮30分钟,冷却凝固后备用;最后,用封口膜将瓶口封好,放入4摄氏度冰箱冷藏储存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果,未经于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67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