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镁合金电磁屏蔽丝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86770.3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8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泽华;张欣;周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21/06 | 分类号: | C22C21/06;C22C1/03;C22C1/10;C22F1/047;H05K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镁合金 电磁 屏蔽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优秀耐蚀性、高强度的含稀土铝镁合金丝材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铝合金制备领域,主要应用于制备电磁屏蔽织物。
背景技术
我国是电子通信材料生产和出口大国。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机场、高压变电站等特殊地区产生的电磁波对通信和网络的干扰越加严重,同样大量通讯电缆产生的电磁波也会造成对周围环境,包括对机器设备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因此具备优异电磁屏蔽功能的材料已成为现代通信的必备材料。
铝镁合金具有高比强度、低电阻率、优异耐蚀性等优秀的综合性能,被认为是金、银、铜等稀有金属的理想的替代材料。铝镁合金与传统铜丝材相比具有更大的优点,不仅比重小,而且可编制性强,耐腐蚀性好,对通讯内容更具保障作用,被广泛应用于电磁屏蔽线缆领域,是宽带传输网络和通讯网络线缆的主要配套产品。
然而,电磁屏蔽用铝镁合金丝制造技术相对落后,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差,性能不稳定,使用效果不理想,因此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镁合金电磁屏蔽丝及其制备方法,对合金成分进行优化,改善合金组织和性能,提高铝镁合金丝材的强度、耐蚀性、导电率以及延展性能,提高产品质量和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铝镁合金电磁屏蔽丝,其特征在于,成分按质量百分数为:3.0~4.5wt.%Mg、0.05~0.3wt.%B、0.05~0.15wt.%Cr、0.05~0.25wt.%Mn、0.05~0.3wt.%混合稀土,余量为Al,所述混合稀土由37.3wt.%La、61.5wt.%Ce及杂质组成。
前述的一种铝镁合金电磁屏蔽丝,其特征在于,该铝镁合金电磁屏蔽丝的直径为0.10mm~1.2mm,可编织不同类型、不同用途的电磁屏蔽织物。
前述的一种铝镁合金电磁屏蔽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高纯铝锭熔化;
步骤2,待步骤1中的高纯铝锭全部熔化后加入高纯镁锭、R6535富铈混合稀土、Al-Cr中间合金、Al-Mn中间合金以及Al-B中间合金,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液;
步骤3,向混合液中采用氮气进行除气处理,熔炼成金属液;
步骤4,对金属液扒渣处理后静止5-10 min;
步骤5,将静止后的金属液制备成合金圆线;
步骤6,通过拉丝机对合金圆线进行冷拉拔加工制得铝镁合金电磁屏蔽丝。
该方法首先通过熔炼-连铸,制成直径为5mm~12mm的合金圆线,然后经过冷拔,加工成直径为0.1mm~1.2mm电磁屏蔽丝,可编织不同类型、不同用途电磁屏蔽织物。
前述的一种铝镁合金电磁屏蔽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高纯铝锭熔化温度为720℃。
前述的一种铝镁合金电磁屏蔽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采用卧式连续熔炼炉将高纯铝锭熔化。
前述的一种铝镁合金电磁屏蔽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采用连续铸造法制备合金圆线。
前述的一种铝镁合金电磁屏蔽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制得的合金圆线的直径为5mm~12mm。
前述的一种铝镁合金电磁屏蔽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在对合金圆线冷拉拔加工过程中,将合金圆线进行均匀化退火处理以提高丝材的塑性。
前述的一种铝镁合金电磁屏蔽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退火温度为425-450℃,退火时间为1.0-1.5 h。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可以提高铝镁合金电磁屏蔽丝材的强度和延展性,改善铝镁合金丝材的可编织性能,从而提高合金圆线的拉丝生产效率;
2、本发明可以提高铝镁合金电磁屏蔽丝材的电阻率,提高其导电性能,从而改善制成铝镁电磁屏蔽织物的屏蔽性能;
3、本发明可以提高铝镁合金电磁屏蔽丝材的耐蚀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和更换周期,降低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实施例1制备直径为12mm、10mm和5mm的Al-3.1Mg-0.1B-0.05Cr-0.05Mn-0.1RE合金圆线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断后伸长率曲线,a-抗拉强度;b-屈服强度;c-断后伸长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67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腐蚀复合金属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缸盖用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