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iPP相结构的方法及制备含中间相结构iPP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87251.9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84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邵春光;黄静静;卓然然;张欢欢;扶晓波;王亚明;刘春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3/00 | 分类号: | C08J3/00;C08L23/12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刘文娟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ipp 结构 方法 制备 中间 | ||
1.控制等规聚丙烯相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
将熔融状态下的等规聚丙烯的压力由常压增压至2GPa,然后降温至30℃~50℃,最后泄压;其中,控制增压速率≤0.0025GPa/s时,所得等规聚丙烯含有γ相和非晶相;控制增压速率在:0.0025GPa/s<增压速率<0.02GPa/s时,所得等规聚丙烯含有中间相,γ相和非晶相;控制增压速率≥0.02GPa/s时,所得等规聚丙烯含有中间相和非晶相;
或者所述方法为:
将熔融状态下的等规聚丙烯的压力由常压增压至1GPa,然后降温至30℃~50℃,最后泄压;其中,控制增压速率≤0.0025GPa/s时,所得等规聚丙烯含有γ相和非晶相;控制增压速率>0.0025GPa/s时,所得等规聚丙烯含有中间相、γ相和非晶相;
或者所述方法为:
将熔融状态下的等规聚丙烯的压力由常压增压至1.25GPa,然后降温至30℃~50℃,最后泄压;其中,控制增压速率≤0.00104GPa/s时,所得等规聚丙烯含有γ相和非晶相;控制增压速率在:0.00104GPa/s<增压速率<0.0125GPa/s时,所得等规聚丙烯含有中间相,γ相和非晶相;控制增压速率≥0.0125GPa/s时,所得等规聚丙烯含有中间相和非晶相;
或者所述方法为:
将熔融状态下的等规聚丙烯的压力由常压增压至1.5GPa,然后降温至30℃~50℃,最后泄压;其中,控制增压速率≤0.00875GPa/s时,所得等规聚丙烯含有γ相和非晶相;控制增压速率在0.00875GPa/s<增压速率<0.015GPa/s时,所得等规聚丙烯含有中间相,γ相和非晶相;控制增压速率≥0.015GPa/s时,所得等规聚丙烯含有中间相和非晶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等规聚丙烯相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等规聚丙烯相结构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等规聚丙烯放入容器中,填满密封,施加10~15MPa的压力预压使等规聚丙烯和容器紧密接触,以保证后续加压时受力均匀;然后升温至180~220℃保温5~10min使等规聚丙烯充分熔融;所述容器由导热且流动性好的材料制成;
2)然后将等规聚丙烯的压力增加到1GPa、1.25GPa、1.5GPa或2GPa;
3)将温度降至30℃~50℃,然后泄压,取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等规聚丙烯相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预压压力为10MPa,升温至200℃保温10min。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控制等规聚丙烯相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为铝质容器或铜质容器。
5.一种制备含中间相结构的等规聚丙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
将熔融状态下的等规聚丙烯的压力由常压增压至2GPa,然后降温至30℃~50℃,最后泄压;其中,控制增压速率>0.0025GPa/s;
或者所述方法为:
将熔融状态下的等规聚丙烯的压力由常压增压至1GPa,然后降温至30℃~50℃,最后泄压;其中,控制增压速率>0.0025GPa/s;
或者所述方法为:
将熔融状态下的等规聚丙烯的压力由常压增压至1.25GPa,然后降温至30℃~50℃,最后泄压;其中,控制增压速率>0.00104GPa/s;
或者所述方法为:
将熔融状态下的等规聚丙烯的压力由常压增压至1.5GPa,然后降温至30℃~50℃,最后泄压;其中,控制增压速率>0.00875GPa/s。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含中间相结构的等规聚丙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含中间相结构的等规聚丙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等规聚丙烯放入容器中,填满密封,施加10~15MPa的压力预压使等规聚丙烯和容器紧密接触,以保证后续加压时受力均匀;然后升温至180~220℃保温5~10min使等规聚丙烯充分熔融;所述容器由导热且流动性好的材料制成;
2)然后将等规聚丙烯的压力增加到1GPa、1.25GPa、1.5GPa或2GPa;
3)将温度降至30℃~50℃,然后泄压,取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725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