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扭矩传感器的标定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87341.8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4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付永领;赵子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L25/00 | 分类号: | G01L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扭矩 传感器 标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扭矩传感器的标定装置,具体地说是应用传感器夹持杆,标定装置,扭矩传感器组成,属于大扭矩传感器标定领域。
背景技术
扭矩测量一般采用高一等级精度的扭矩测量仪进行对比,或者用杠杆加砝码的方式进行,此种方法的精度无法确保且费时费力,因此会在工作中产生很多由于测量精度不够产生的损失和加大工作成本,或者采用精确度高的仪器进行标定,但是结构复杂,大大增加了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扭矩传感器的标定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大扭矩传感器的标定装置,是由传感器夹持杆、标定装置、第一球轴承、第一杆端、第一传动杆、力矩传感器、第二传动杆、第二杆端、第二球轴承、固定支座、螺纹传动杆、可调螺栓组成的,其特征在于:传感器夹持杆固定待标定的扭矩传感器,传感器夹持杆通过第一球轴承与第一杆端转动连接,第一传动杆一端与第一杆端螺纹连接,第一传动杆另一端与力矩传感器连接,第二传动杆上端与力矩传感器连接,第二传动杆下端与第二杆端螺纹连接,第二杆端通过第二球轴承与螺纹传动杆连接,螺纹传动杆通过可调螺栓与固定支座连接。标定装置固定在负载模拟器1上。
所述扭矩传感器的结构需与负载模拟器的结构配合使用,导致扭矩传感器的结构形状不唯一,进而第一应变片或第二应变片安装不同,而本发明仅需改变传感器夹持杆的外形即可准确标定扭矩。
所述传感器夹持杆是由上下夹持杆通过两个螺栓固定组成,通过调节螺栓进而夹持不同形状扭矩传感器。
该发明的有益之处是:通过可调螺栓、压力传感器及传感器夹持杆的结合,对扭矩传感器进行标定,提高了标定精度和工作效率,且结构简单,减少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扭矩传感器标定工作示意图;
附图2为大扭矩传感器的标定装置结构图;
附图3为大扭矩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大扭矩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负载模拟器,2、传感器夹持杆,3、标定装置,4、扭矩传感器,5、第一球轴承,6、第一杆端,7、第一传动杆,8、力矩传感器,9、第二传动杆,10、第二杆端,11、第二球轴承,12、固定支座,13、螺纹传动杆,14、可调螺栓,15、第一应变片,16、第二应变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大扭矩传感器的标定装置,是由传感器夹持杆2、标定装置3、第一球轴承5、第一杆端6、第一传动杆7、力矩传感器8、第二传动杆9、第二杆端10、第二球轴承11、固定支座12、螺纹传动杆13、可调螺栓14组成的,其特征在于:传感器夹持杆2固定待标定的扭矩传感器4,传感器夹持杆2通过第一球轴承5与第一杆端6转动连接,第一传动杆7一端与第一杆端6螺纹连接,第一传动杆7另一端与力矩传感器8连接,第二传动杆9上端与力矩传感器8连接,第二传动杆9下端与第二杆端10螺纹连接,第二杆端10通过第二球轴承11与螺纹传动杆13连接,螺纹传动杆13通过可调螺栓14与固定支座12连接。标定装置3固定在负载模拟器1上。
所述扭矩传感器4的结构需与负载模拟器1的结构配合使用,导致扭矩传感器4的结构形状不唯一,第一应变片15或第二应变片16安装不同,本发明仅需改变传感器夹持杆2的外形即可准确标定扭矩。
所述传感器夹持杆2是由上下夹持杆通过两个螺栓固定组成,通过调节螺栓进而夹持不同形状扭矩传感器4。
当该装置工作时,通过调节可调螺栓14,即可读取力矩传感器8上的不同力矩度数M,传感器夹持杆2半径已知R(扭矩传感器标定在上万乃至十万级别示数,R几乎近似传感器夹持杆2长度),即可得出扭矩示数。本装置针对负载模拟器,设计的这套扭矩标定装置,已运用到各种研究所,得到一致推广。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发明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73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