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消除应力退火的激光刻痕取向硅钢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87566.3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03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赵自鹏;李国保;杨勇杰;吴美洪;马长松;吉亚明;凌晨;谢伟勇;郭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8/12 | 分类号: | C21D8/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114 | 代理人: | 竺明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应力 退火 激光 刻痕 取向 硅钢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耐消除应力退火的激光刻痕取向硅钢,采用激光刻痕方式在取向硅钢的单面或双面刻痕形成平行线状刻槽,该线状刻槽与钢板轧制方向垂直或成一角度;线状刻槽边缘凸起最大高度不超过5μm,相邻线状刻槽之间的无刻痕区域飞溅物最大高度不超过5μm,且线状刻槽附近区域飞溅物所占面积比例不超过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消除应力退火的激光刻痕取向硅钢,其特征是,飞溅物高度不超过2μm,单位面积上飞溅物所占比例不超过2.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消除应力退火的激光刻痕取向硅钢,其特征是,所述线状刻槽底部中心线的线粗糙度Ra不超过2.1μm。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消除应力退火的激光刻痕取向硅钢,其特征是,所述线状刻槽底部中心线的线粗糙度Ra不超过2.1μ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消除应力退火的激光刻痕取向硅钢,其特征是,所述线状刻槽底部中心线的线粗糙度Ra不超过0.52μm。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消除应力退火的激光刻痕取向硅钢,其特征是,所述线状刻槽底部中心线的线粗糙度Ra不超过0.52μm。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消除应力退火的激光刻痕取向硅钢,其特征是,所述线状刻槽底部中心线的线粗糙度Ra不超过0.52μm。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耐消除应力退火的激光刻痕取向硅钢,其特征是,所述线状刻槽底部中心线的线粗糙度Ra不超过0.52μ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消除应力退火的激光刻痕取向硅钢,其特征是,所述线状刻槽形状为近似三角形、梯形、半圆形或椭圆形。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消除应力退火的激光刻痕取向硅钢,其特征是,所述线状刻槽形状为近似三角形、梯形、半圆形或椭圆形。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消除应力退火的激光刻痕取向硅钢,其特征是,所述线状刻槽形状为近似三角形、梯形、半圆形或椭圆形。
1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耐消除应力退火的激光刻痕取向硅钢,其特征是,所述线状刻槽形状为近似三角形、梯形、半圆形或椭圆形。
13.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耐消除应力退火的激光刻痕取向硅钢,其特征是,所述线状刻槽形状为近似三角形、梯形、半圆形或椭圆形。
14.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耐消除应力退火的激光刻痕取向硅钢,其特征是,所述线状刻槽形状为近似三角形、梯形、半圆形或椭圆形。
15.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耐消除应力退火的激光刻痕取向硅钢,其特征是,所述线状刻槽形状为近似三角形、梯形、半圆形或椭圆形。
16.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耐消除应力退火的激光刻痕取向硅钢,其特征是,所述线状刻槽形状为近似三角形、梯形、半圆形或椭圆形。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消除应力退火的激光刻痕取向硅钢,其特征是,所述线状刻槽宽度5~300μm,刻槽深度5~60μm,相邻线状刻槽之间间距1~10mm。
1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消除应力退火的激光刻痕取向硅钢,其特征是,所述线状刻槽宽度5~300μm,刻槽深度5~60μm,相邻线状刻槽之间间距1~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756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