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气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87601.1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6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牛勇;霍仲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松下环境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8 | 分类号: | F24F7/08;F24F3/1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曹玲柱 |
地址: | 528306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内粉尘 换气装置 换气 粉尘检测器 检测器检测 设置检测 室外粉尘 内循环 风量 给气 粉尘 室外 节能 室内 运转 检测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气装置,通过设置检测室外或给气流粉尘浓度的给气粉尘检测器,检测实际的室外粉尘浓度,选择换气、内循环和交替行运转,以达到保持室内空气质量优的状态,同时还可通过设置室内粉尘检测器检测室内粉尘浓度,根据室内粉尘浓度改变风量,具有节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气装置。
背景技术
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3836758A公开的换气装置,参见其图1所示,包括:新风管道1,送风机,净化装置,排风管道2,排风机,旁通管道3,第一风阀和位于所属旁通管道3中的第二风阀;新风管道1的一端端口位于房间底部,作为新风送风口;新风管道1从所述新风送风口开始依次经过送风机,净化装置和第一风阀后伸向室外,面向室外的另一端端口为新风引入口102;排风管道2位于房间上部,一端端口面向室内,作为室内污风收集口201;排风管道2经过排风机后伸向室外,面向室外的另一端端口为排风口202;旁通管道3一端连通新风管道1位于净化装置和第一风阀之间的管段,另一端连通排风管道2位于室内污风收集口201和排风机之间的管段。该换气装置判断通风模式为外循环和内循环;通过控制第一风阀,第二风阀,送风机和排风机进行内循环或外循环。换气装置在进行外循环时,净化室外空气,进行内循环时净化室内空气来保持室内空气环境。
上述结构的换气装置,针对内循环运转,换气运转及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没有针对如何控制的控制手段进行说明,无法达到保持室内控制质量优的效果,并且不利于节能环保。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换气装置,通过检测室外和室内的粉尘浓度来选择内循环运转和换气运转及交替运转。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气装置,包括:
从室外向室内送风的给气风路,
从所述室内向所述室外排风的排气风路,
形成所述给气风路内部给气流的给气流发生装置,
形成所述排气风路内部排气流的排气流发生装置,
风阀装置,
用于控制所述风阀装置开闭的风阀装置控制器,
用于连接所述给气风路和所述排气风路的旁通风路,
位于所述给气风路上用于净化所述给气流的第一净化装置,
用于检测室外或所述给气流粉尘浓度的给气粉尘检测器,
通过所述风阀装置控制器,开启所述给气风路的所述给气流发生装置上游侧的一部分和所述排气风路的所述排气流发生装置下游侧的一部分,关闭所述旁通风路,形成所述给气风路及所述排气风路内部的空气流向,进行换气运转,通过所述风阀装置控制器,关闭所述给气风路的所述给气流发生装置上游侧的一部分和所述排气风路的所述排气流发生装置下游侧的一部分,开启所述旁通风路,形成所述排气风路的所述排气流发生装置的下游侧经过所述旁通风路,到达所述给气风路的给气流发生装置的上游侧为止的空气流向,进行内循环运转,
交替进行所述换气运转和所述内循环运转进行交替运转,
在所述风阀装置控制器的控制下,通过风阀装置的开启和关闭实现
当所述给气粉尘检测器检测的检测值大于第一设定值时,进行所述交替运转,
当所述给气粉尘检测器检测的检测值未满第一设定值时,进行所述换气运转。
优选地:所述风阀装置包括:第一风阀装置及第二风阀装置,
所述第一风阀装置,位于所述给气风路的所述给气流发生装置的上游侧,用于开闭所述给气风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松下环境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松下环境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76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