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差速器总成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87643.5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9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S·X·赵;M·J·派勒契克;D·M·博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48/08 | 分类号: | F16H48/08;F16H48/2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安文森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差速器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差速器,更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被配置成响应于一个车轮低摩擦状况而选择性锁定的车辆差速器。
背景技术
车辆,例如汽车和卡车,包括差速器和车轴的总成,有时俗称驱动模块。该总成通过传动轴与车辆发动机相连。传动轴将由车辆发动机产生的旋转能量(扭矩)传递到差速器和车轴的总成,该总成又将旋转能量传递到驱动轮。在后轮驱动车辆中,传动轴将差速器和车轴总成直接联接到车辆的变速器。在全轮或四轮驱动车辆中,还可以包括附加部件,例如动力输出单元。
一种类型的差速器总成被称为开放式差速器。在开放式差速器中,差速器总成从传动轴接收扭矩并将其传递至轮轴。当车辆直线行驶时,轮轴同步旋转。当车辆转弯或在弯道上行驶时,差速器在更靠近曲线内侧的车轮和更靠近曲线外侧的车轮之间分配不同的扭矩。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沿着曲线内侧的车轮的行进距离短于外轮,因此车辆可以在不发生车轮滑动的情况下完成转弯。
开放式差速器总成可以很好地在车轮之间分配扭矩。它们重量轻,价格低廉和维修保养需求低。然而,由于发动机的扭矩倾向于向阻力小的方向传导,所以当两个车轮之一处于光滑表面时,开放式差速器的性能会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开放式差速器将相同的扭矩分配到处于光滑表面上的车轮以及另一车轮。这导致车辆很难从离开所处位置。为了提高性能,另一类差速器得到应用,这就是限滑差速器。一类限滑差速器是在差动齿轮箱和差速器半轴齿轮之间安置了一组摩擦片。当某一车轮处在光滑表面上时,差速器利用相应的摩擦片将发动机输出的扭矩传输到另外一侧的车轮上。由于空间有限,这种摩擦片的摩擦面积小,既带来了可靠性问题,也增加了成本。
因此,期望提供一种具有提高的性能和较低的成本的限滑差速器与轮轴的总成。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车辆差速器总成。所述车辆差速器总成包括差速器壳体和绕第一轴线可旋转地联接至所述差速器壳体的差速器箱。至少一个星形齿轮联接至所述差速器箱,所述至少一个星形齿轮被设置成绕第二轴线旋转,第二轴线垂直于第一轴线。第一半轴齿轮旋转地联接至所述至少一个星形齿轮。第一轮轴通过第一花键联接至第一半轴齿轮,所述第一半轴齿轮可沿着第一花键轴向移动。第一盘总成联接在所述第一轮轴和所述差速器箱之间,所述第一盘总成被配置成响应于高扭矩状况而选择性地将第一轮轴联接至差速器箱。
在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利用车辆差速器总成选择性地传递扭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绕第一轴线旋转差速器箱。至少一个星形齿轮与所述差速器箱一起旋转,所述至少一个星形齿轮联接成绕第二轴线旋转,所述第二轴线垂直于第一轴线。第一半轴齿轮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星形齿轮围绕第一轴线旋转,第一半轴齿轮可移动地联接至第一轮轴。响应于高扭矩状况,利用第一组盘和第二组盘选择性地将第一轮轴联接至差速器箱。
在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被配置成传递扭矩的发动机。提供具有小齿轮的差速器壳体,所述小齿轮被可操作地联接,以接收来自发动机的扭矩。差速器箱围绕第一轴线可旋转地联接至差速器壳体。至少一个星形齿轮被联接至差速器箱,所述至少一个星形齿轮被布置成围绕第二轴线旋转,第二轴线垂直于第一轴线。第一半轴齿轮可旋转地联接至所述至少一个星形齿轮。第一轮轴通过第一花键联接至第一半轴齿轮,第一半轴齿轮可沿着第一花键轴向移动。第一盘总成联接在第一轮轴和差速器箱之间,第一盘总成被配置成响应于高扭矩状况而选择性地将第一轮轴联接至差速器箱。
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详细描述中,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以及其它特征和优点将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中仅以示例的方式呈现了其它特征、优点和细节,具体实施方式参照以下附图,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具有差速器壳体和车轴总成的车辆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差速器总成的局部截面图;以及
图3是图2的差速器总成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本质上仅是示例性的,并且不旨在限制本公开内容,其应用或用途。应当理解,在整个附图中,相应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应的部件和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76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