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87751.2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2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成泽东;陈以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K47/26;A61K47/38;A61K47/36;A61P25/02;A61K35/02;A61K35/36;A61K35/648;A61K35/646;A61K35/618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21107 | 代理人: | 史力伏 |
地址: | 110847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三叉 神经痛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三叉神经痛是指发生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的剧烈疼痛,痛如放电、 刀割样的疼痛症状,常人难以忍受的神经性疾病。发病率高,女性多于男性,年龄多在40岁以后。三叉神经分布区有特别敏感的扳机点,疼痛常常局限在单侧三叉神经某一支或多支。三叉神经痛扳机点多发生在上、下唇、鼻翼、鼻唇沟、牙龈、颊部、口角、舌、眉或胡须等处。疼痛发作绝大多数有明显的诱发因素,少数病例无诱发因素即可疼痛发作。常见的诱发因素包括咀嚼运动、刷牙、洗脸、剃须、说话、打呵欠、面部机械刺激、张嘴、微笑、舌头活动、进食、饮水、风刺激、声刺激或光刺激等都会导致阵痛,阵发性时的剧烈疼痛可历时数秒或数分钟,病程越长疼痛时间越长,疼痛呈周期性发作,发作间歇期同正常人一样。
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酒精注射治疗及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包括周围支撕脱术、切断术及三叉神经脊髓束切断术。但多数患者难以接受手术治疗,复发后治疗效果多不佳;药物卡马西平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首选,但存在副作用大,治疗风险较高,患者亦难以接受;因此,针对三叉神经痛这种疾病,研究出一种副作用低,效果显著的中药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该制剂临床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其原料按重量份数配比如下:川芎25-30份,天麻15-20份,丹参25-30份,穿山甲5-7份,红花20-25份,全蝎5-7份,蜈蚣6-8份,黄芩20-25份,白芷25-30份,羌活15-20份,远志15-20份,元胡20-25份,炒枣仁30-35份,煅龙骨40-50份,煅牡蛎40-50份,生姜11-15-份,大枣10-15份。
所述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上述药物组合制成口服制剂,具体为汤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1)按所需重量分数称取以下原料的中药饮片:川芎、天麻、丹参、穿山甲、黄芩、白芷、羌活、远志、元胡、煅龙骨、煅牡蛎、生姜和大枣,混合均匀后,置于磨粉机中粉碎,过80-100目筛,备用;(2)按所需份数称取红花、全蝎和蜈蚣,分别研磨为细粉,过80-100 目筛,备用;(3)取净酸枣仁,用文火炒至鼓起,色微变深,取出,放凉,置于研钵内研磨为细粉,过80-100 目筛,备用;(4)将上述三个步骤制备的原料粉混合均匀后,加入辅料制成所需要的剂型。
所述的辅料为:蔗糖、糊精、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或淀粉等药品可接受的辅料。
各原料的药性分析。
川芎:味辛,性温;入肝、胆经;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天麻:味甘,性平;入肝经;息风,定惊;用于眩晕眼黑,头风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语言蹇涩,小儿惊痫动风。
丹参:味苦,性微寒;入心、肝经;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瘕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
穿山甲:味咸;性微寒;入肝、胃经;活血散结、通经下乳、消痈溃坚;主血瘀经闭、症瘕、风湿痹痛、乳汁不下、痈肿、瘰疬、用于经闭癓瘕、乳汁不通、痈肿疮毒、关节痹痛、麻木拘挛。
红花:味辛,性温;入心、肝经;活血通经,去瘀止痛;治经闭,症瘕,难产,死胎,产后恶露不行、瘀血作痛,痈肿,跌扑损伤。
全蝎:味辛,性平,有毒;归肝经;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
蜈蚣:味辛,性温,有毒;归肝经;息风镇痉, 功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疮疡,瘰疬,毒蛇咬伤。
黄芩:味苦,性平;入心、肺、胆、大肠经;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治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热淋,吐、衄、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疔疮。
白芷:味苦,性寒;入心、肺、胆、大肠经;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治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热淋,吐、衄、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疔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中医药大学,未经辽宁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77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