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机接收柜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88479.X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5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赵坤;袁伟东;任坤;张芳;邵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精致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F17/12 | 分类号: | G07F17/12;G06Q10/08;B65D81/05;B65D79/00;B65D25/10;B64F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博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递 配送 传统的 远程调控 客户端 暂存 全程 智能 升级 对话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机接收柜,其由快递无人机、无人机接收柜专用快递柜、无人机接收柜专用快递盒、远程调控系统、客户端组成。本发明利用无人机和智能快递柜的配送、暂存功能,实现从快递配送到用户的接收实现全程自助化。改变传统的快递配送模式,将传统的“人与人”配送模式升级为“人与物”的直接对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快递领域,尤其是一种无人机接收柜。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快递行业的快速发展,无人机开始在快递领域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利用无人机替代人工投送快递,旨在实现快递投送的自动化、无人化、信息化,提升快递的投递效率和服务质量,以便缓解快递需求与快递服务能力之间的矛盾。本系统的实现能有效应对订单量的巨额增长,消除快递“爆仓”的危险,提升快递行业的服务质量,降低快件的延误率、损毁率、丢失率,以及快递投诉率,同时还能降低运营成本、仓库成本、人力成本等,提升行业竞争力,使快递的投送更加的安全、可靠、快捷。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无人机接收柜,旨在解决现有无人机接收操作繁琐,易造成安全隐患等问题。
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人机接收柜,其由快递无人机、无人机接收柜专用快递柜、无人机接收柜专用快递盒、远程调控系统、客户端组成。
所述快递无人机采用八旋翼飞行器,设置有GPS自控导航系统、iGPS接收器、传感器以及无线信号发收装置。
所述无人机接收柜专用快递柜,其由柜体、智能控制台、无人机接收平台组成,所述柜体后部设置有仓储部,所述柜体上部四角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智能控制台外侧设置有智能操作触摸屏、扫描器,所述智能控制台内部设置有智能控制器、智能机器手臂,所述智能控制器内设置有定位装置、无线远程通讯装置,所述无人机接收平台顶面设置有开合门,所述无人机接收平台上设置有充电桩,智能控制器与智能操作触摸屏、扫描器之间电连接,智能控制器与智能机器手臂之间数据连接。
所述远程调控系统,包括计算机和GPRS通信机。
所述无人机接收柜专用快递盒,包括盒体,其中所述盒体内设置防震缓冲层及固定带,所述盒体前部设置有电子标识区,所述电子标识区前部左侧设置有纸质标签放置口,所述电子标识区前部右侧设置有电子标签,所述电子标识区上部设置有电子密码锁。
所述客户端是系统后台根据配送完成的节点,给用户发送配送状况的信息,用户也可凭借单号随时查看快递配送的信息。
优化的,所述智能控制器控制开合门的状态。
优化的,所述盒体由硬质树脂材料或聚丙乙烯材料制成。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越性: 利用无人机和无人机接收柜专用快递柜的配送、暂存功能,实现从快递配送到用户的接收实现全程自助化。改变传统的快递配送模式,将传统的“人与人”配送模式升级为“人与物”的直接对话。解决所述无人机通过远程调控系统的指令实现飞向预定投递目的地,并通过定位系统准确寻找到无人机接收柜专用快递柜,将快递交由无人机接收柜专用快递柜保管后,无人机自动返回飞行控制中心,快递在无人机接收柜专用快递柜的分拣系统下,进行物品分拣入箱格,并发信息给用户通过取件密码取走快递。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快递无人机示意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无人机接收柜专用快递柜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无人机接收柜专用快递柜内部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无人机接收柜专用快递盒内部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示意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精致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精致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84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固共享折叠椅
- 下一篇:快件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