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冰箱内食物新鲜度的方法与冰箱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88925.7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3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冰;俞国新;陶瑞涛;梁静娜;王霁昀;田红荀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薛峰;刘长江 |
地址: | 26610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冰箱 高光谱成像 高光谱数据 食物新鲜度 新鲜度检测 拍摄 检测 光谱信息检测 朝向检测 内部设置 图像信息 储物间 检测区 室内部 种检测 准确率 无损 分类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冰箱内食物新鲜度的方法与冰箱。其中冰箱的储物间室内部形成有用于放置被检食物的检测区且布置有拍摄角度朝向检测区的高光谱成像装置。该检测冰箱内食物新鲜度的方法包括:获取由高光谱成像装置拍摄的检测区内放置的被检食物的高光谱数据;获取适用于被检食物的新鲜度检测模型,其中新鲜度检测模型预先按照不同品质的食物的高光谱数据训练得到;以及使用新鲜度检测模型对高光谱成像装置拍摄的高光谱数据进行分类,从而确定出被检食物的新鲜度。本方案在冰箱内部设置高光谱成像装置,拍摄得到食物的高光谱数据,综合利用图像信息和光谱信息检测食物的新鲜度,检测准确率高,满足了快速、无损获得新鲜度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检测冰箱内食物新鲜度的方法与冰箱。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不仅关注食品的营养价值与安全,还会考虑价格、口感、外观及新鲜程度等因素,而冰箱的角色也从单纯的存储保鲜逐渐转变为食材管理中心和家庭营养中心,这也对冰箱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这也为各种智能识别技术应用在冰箱上提供了契机。了解冰箱中存放食材种类的方式,也从打开冰箱门实际查看变为了智能化识别。利用自动识别技术,在家用冰箱上实现食品的种类识别功能,已经成为智能化冰箱的发展趋势。
自动识别技术就是应用特定识别装置,将被识别物品接近识别装置,自动获取被识别物品的相关信息,并提供给计算机处理系统来完成相关后续处理的一种技术。目前应用于冰箱的自动识别技术包括射频识别和图像识别等,射频识别是在放进冰箱的食材上张贴射频识别码,利用安装在冰箱上的射频识别装置进行识别,该技术需要所购置的食材本身含有射频识别码,而目前市场上的大部分食品都不含有射频识别码,特别是蔬菜、水果,更是不含有识别码,因此该技术受到了很大的应用限制。图像识别技术也已应用于冰箱上,但是正确识别率较低,由于该技术主要是依赖于对食材图像颜色或者食材形状、纹理的不同进行识别,其对颜色、形状相近的食材已经很难正确识别,更无法实现检测食物的新鲜度。
而对于现有的食物新鲜度的检测,一般是采用气体传感器阵列实现。气体传感器阵列安装于冰箱间室内,随着冰箱中存储的食物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不断释放各种气体,而此时各个气体传感器分别对某些特定气体响应,从而判断食物的新鲜程度以及变化情况,综合判定食物的新鲜程度。
气体传感器阵列检测食物的新鲜程度时,有比较大的误判风险。首先,一般的气体传感器可以对一类化学物质都敏感,而多种气体可能都含有该物质,因此传感器可能并不能真正识别到底是哪种气体引起响应,从而引起误判。其次,多种食物混合放置时,散发的气体混合在一起,使得传感器响应,但却不能识别到底是哪种食物所释放的,从而引起误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自动检测食物新鲜度的方法。
本发明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高新鲜度检测的准确性。
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检测冰箱内食物新鲜度的方法,适用的冰箱的储物间室内部形成有用于放置被检食物的检测区且布置有拍摄角度朝向检测区的高光谱成像装置。该检测冰箱内食物新鲜度的方法包括:获取由高光谱成像装置拍摄的检测区内放置的被检食物的高光谱数据;获取适用于被检食物的新鲜度检测模型,其中新鲜度检测模型预先按照不同品质的食物的高光谱数据训练得到;以及使用新鲜度检测模型对高光谱成像装置拍摄的高光谱数据进行分类,从而确定出被检食物的新鲜度。
可选地,使用新鲜度检测模型对高光谱成像装置拍摄的高光谱数据进行分类的步骤包括:从高光谱成像装置拍摄的高光谱数据中提取出新鲜度检测模型所需的图像特征信息和特征光谱信息;将新鲜度检测模型所需的图像特征信息和特征光谱信息输入新鲜度检测模型;由新鲜度检测模型进行模式识别,得到被检食物的新鲜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89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