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药膳粥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89111.5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1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朱凤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凤玲 |
主分类号: | A23L7/10 | 分类号: | A23L7/10;A23L33/105;A23L33/10;A23L33/125;A61K36/899;A61P29/00;A61P35/00;A61P9/12;A61P3/06;A61P17/00;A61K35/6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400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药膳粥 蜈蚣 黄芪 八仙草 大枫子 鬼针草 旱半夏 木糖醇 降压 天麻 丹皮 葛根 牛膝 皮表 稳压 竹实 抗癌 玉米 缓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药膳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的原料制成:玉米碜200‑300g,木糖醇10‑15g,竹实30‑60g,大枫子8‑24g,黄芪20‑40g,牛膝1‑10g,天麻10‑30g,鬼针草10‑40g,白藜10‑30g,丹皮15‑25g,八仙草9‑18g,旱半夏5‑20g,蜈蚣1‑6条,葛根9‑18g。可缓解湿热症、改善皮表炎症、抗癌又稳压降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能性保健食品,具体的说是一种药膳粥。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身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关注,人们都希望能保持一个良好的身体状况。有些疾病是需要通过饮食调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来改善的。 中药对于调理身体有着很好的效果,中药相对西药毒副作用小,适合长期使用。对于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中药有着西药不可比拟的优势。在中医学、烹饪学和营养学理论指导下,严格按照药膳配方,将中药与某些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想配伍,采用我国独特的饮食烹调技术和现代科学方法制作而成的美味食品,就是药膳。它“寓医于食”, 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二者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 由于药膳的使用需要因证用膳、因时而异、因人用膳、因地而异。药膳中材料的配伍也有很多禁忌,这给需要通过药膳调理的人群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还没有一种可缓解湿热症、改善皮表炎症、抗癌又稳压降压的药膳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作方便、符合人们饮食习惯、成本低廉、无副作用的可缓解湿热症、改善皮表炎症、抗癌又稳压降压的药膳粥。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药膳粥由以下的原料制成:玉米面200-300g,木糖醇10-15g,竹实30-60g,大枫子8-24g,黄芪20-40g,牛膝1-10g,天麻10-30g,鬼针草10-40g,白藜10-30g,丹皮15-25g,八仙草9-18g,旱半夏5-20g,蜈蚣1-6条,葛根9-18g。
制备方法:(1)将竹实,大枫子,黄芪,牛膝,天麻,鬼针草,白藜,丹皮,八仙草,旱半夏,蜈蚣,葛根用5-10倍量的水加热提取,将提取液冷却浓缩,得到中药浓缩液;
(2)将玉米碜加300ml水于压力锅中预煮15min;向压力锅中加入步骤1处理的浓缩液,再加水500ml,熬煮30min成粥。
(3)将步骤2制得的粥中加入木糖醇,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灌装即可。
其中各配伍原料的作用阐述如下:
玉米:味甘性平。具有调中开胃,益肺宁心,清湿热,利肝胆,延缓衰老 等功能。
木糖醇,在体内缺少胰岛素影响糖代谢情况下,无须胰岛素促进,木糖醇也能透过细胞膜,被组织吸收利用,促进肝糖元合成,供细胞以营养和能量,且不会引起血糖值升高,消除糖尿病人服用后的三多症状(多食、多饮、多尿),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营养性的食糖代替品。
竹实,别名竹米(《本草别说》),为禾本科竹类植物的颖果,性味归经,甘,平,涩入脾、胃经。主治:益气;下积。
大枫子:为大枫子科植物大枫子的成熟种子。性味与归经:辛,热,有毒。入肺,肝经,有祛风燥湿,攻毒杀虫的功效。主治麻风,外治梅疮,疥癣,手背皲裂等症。
黄芪,又名绵芪,其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有抗癌的作用,能提高免疫功能,抗疲劳,扩张血管,改善皮肤血液循环,降低血压。
牛膝,性味:苦、甘、酸,平。治疗虚火牙痛,脚气水肿;熟用,补肝肾,强腰膝;治腰膝酸痛,肝肾亏虚,跌打瘀痛。归经:归肝、肾经。功效: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凤玲,未经朱凤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91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