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冷调节方法、装置及制冷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89802.5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1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罗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F25B1/00 | 分类号: | F25B1/00;F25B41/06;F25B4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谭承世 |
地址: | 643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冷 调节 方法 装置 制冷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冷调节方法、装置及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工农业和科技的发展,制冷系统在食品冷藏领域尤其在全国各大蔬菜生产基地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由于制冷系统中,供液管路系统管路长度大,管径变化大,分液支路多,管路系统复杂;供液管路系统各处的制冷剂状态、压力、流量变化情况复杂。虽然设计初期对供液管路系统做了详细的设计和计算,但根据实际项目现场的反馈情况来看,现有的制冷系统的制冷效果往往不能达到设计要求:制冷周期长,制冷量不足,制冷效率低下,对能源浪费严重;并且调试烦杂,工作量大,后期的运营维护成本高;最重要的是由于系统制冷效率低下,直接影响与制冷相关的生产效率,常常给商家和用户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因此亟需一种全新的制冷系统以及制冷调节方法来改善当前制冷系统的缺陷。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调节方法、装置及制冷系统,以有效地改善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流量计、第二流量计、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处理器、输入管、输出管和储液罐。所述输入管和所述输出管分别与所述储液罐连通。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一流量计和所述储液罐的进液端用所述输入管顺次连通。所述储液罐的出液端、所述第二开关和所述第二流量计用所述输出管顺次连通。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流量计、所述第二流量计、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耦合。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组、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和上述的制冷调节装置,所述压缩机组、所述冷凝器、所述制冷调节装置、所述膨胀阀和所述蒸发器用管道顺次连接,其中,所述冷凝器的一端用管道与所述制冷调节装置中的第一开关的一端连通,所述制冷调节装置中的第二流量计的一端用管道与所述膨胀阀连通。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制冷调节方法,应用于制冷系统中。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组、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和制冷调节装置。所述压缩机组、所述冷凝器、所述制冷调节装置、所述膨胀阀和所述蒸发器用管道顺次连接。所述制冷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流量计、第二流量计、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处理器、输入管、输出管和储液罐。所述输入管和所述输出管分别与所述储液罐连通。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一流量计和所述储液罐的进液端用所述输入管顺次连通。所述储液罐的出液端、所述第二开关和所述第二流量计用所述输出管顺次连通。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流量计、所述第二流量计、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耦合。其中,所述冷凝器的一端用管道与所述制冷调节装置中的第一开关的一端连通,所述制冷调节装置中的第二流量计的一端用管道与所述膨胀阀连通。所述方法包括:获得所述第一流量计的第一流体信息和所述第二流量计的第二流体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流体信息和所述第二流体信息获得所述储液罐中的液体容量;根据所述液体容量调节所述第一开关或所述第二开关,以调节所述储液罐中的液体容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调节方法、装置及制冷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供液管道上加装制冷调节装置来有效抑制制冷剂流过膨胀阀时,由于制冷剂状态、流速以及流量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膨胀阀工作异常的现象发生。由于制冷剂状态、流速以及流量等因素均会影响膨胀阀的工作状态,进而影响制冷系统的制冷效果,导致制冷效果变差、系统调试困难,使整个制冷系统效率低下,运营维护成本增加,对生产带来不确定性影响。因此通过检测流经膨胀阀的制冷剂的状态、流量以及流速等因素成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其次,该制冷调节装置还可以有效抑制制冷剂流过膨胀阀时,由于管道内压力降低引起“闪发气体”的现象发生。由于闪发气体又会增大供液管道内的流动阻力,增大的阻力会加剧闪发气体的扩散,如此这样,便形成了恶性循环,导致膨胀阀工作异常。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理工学院,未经四川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98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