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扰协调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0731.0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75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张雷鸣;刘一樊;雷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J11/00 | 分类号: | H04J11/00 |
代理公司: | 44202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输方向 干扰协调 信号预处理 角度限制 预处理方式 反馈信号 方向限制 接收方向 限制信息 信令开销 应用场景 指示限制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干扰协调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方向限制信息,方向限制信息包括角度限制信息,角度限制信息用于指示限制的传输方向;确定信号预处理方式,其中根据信号预处理方式形成的传输方向不包含限制的传输方向;反馈信号预处理方式。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可降低信令开销,且扩大干扰协调的应用场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扰协调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小区间干扰一直存在于同频组网的网络中。通过对干扰小区的干扰信号进行解调,并利用接收机的处理增益从接收信号中消除干扰信号分量,可实现干扰协调。干扰协调技术可以包括软频率复用技术、多点协作传输技术或者波束协调技术等。在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波束协调技术可以通过码本子集限制codebook subsetrestriction方法实现,即通过限制使用部分码字,避免用户使用对邻区形成强干扰的波束。codebook subset restriction方法可以从预定义的信道信息(码本)选择匹配的码字,并向控制器反馈匹配的码字,而5G系统中,正交基的线性组合、量化信道信息、量化协方差信道信息等信道信息反馈方式力求优化信道的量化,码字反馈的反馈原理和信道信息反馈的反馈原理存在本质区别,codebook subset restriction方式会导致信令开销过多,或者根本无法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干扰协调方法及装置,可降低信令开销,且扩大干扰协调的应用场景。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干扰协调方法,终端可以接收控制器发送的方向限制信息,方向限制信息可以包括角度限制信息,角度限制信息用于指示限制的传输方向,终端还可以确定信号预处理方式,其中根据信号预处理方式形成的传输方向不包含限制的传输方向,进而终端可以向控制器反馈该信号预处理方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终端通过角度限制信息指示限制的传输方向,其中一个角度限制信息可以指示限制的至少一个传输方向,但不会重复指示限制的相同的传输方向。而传统的codebook subset restriction方法中,部分比特位将重复指示限制的相同的传输方向,存在信息冗余,导致信令开销增大。例如,对于协议约定的正交基线性合成的码本,即一个码字W可以表示为W1W2,其中W1为一组正交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Transform,DFT)矩阵,W2为该组正交DFT矩阵的组合系数,若W1包含的码字个数为N1,W2包含的码字数目为N2,则W的集合大小为N1*N2,传统的codebook subset restriction方式需要N1*N2个比特位避免干扰波束的反馈,但是N1*N2个组合中的部分组合指示了相同的方向,存在信息冗余,而本发明实施例不存在信息冗余,可降低信令开销。另外,本发明实施例适用于任何信道反馈方式,可扩大干扰协调的应用场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方向限制信息还可以包括相关阈值信息,则根据信号预处理方式形成的传输方向与限制的传输方向之间的相关性小于相关阈值信息所指示的相关阈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终端确定的信号预处理方式所形成的传输方向与限制的传输方向之间的相关性小于等于相关阈值,相对根据信号预处理方式所形成的传输方向不包含限制的传输方向,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限制更大范围的数据传输,有效降低小区间干扰。
其中,相关阈值信息可以包括相关系数或者第二索引指示信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方向限制信息还可以包括角度阈值信息,则根据信号预处理方式形成的传输方向与限制的传输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角度阈值信息所指示的角度阈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终端确定的信号预处理方式所形成的传输方向与限制的传输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角度阈值,相对根据信号预处理方式所形成的传输方向不包含限制的传输方向,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限制更大范围的数据传输,有效降低小区间干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07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