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断面连拱隧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1984.X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07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杨根明;罗利;罗建勋;王文斌;胥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E21D11/1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唐邦英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断面 连拱隧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大断面连拱隧施工方法,1)、开挖隧道基坑;2)、浇筑垫层并养护直到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3)、隧道主体支架的搭设:对隧道的边墙和拱圈绑扎钢筋、支模架;4)、分批次浇筑混凝土:将隧道均匀分为N段,N为基数,第一次浇筑由中心段开始,依次向两端间隔浇筑,第二次浇筑剩余段;5)、拆模架、凿毛边;6)回填。本发明通过将浇筑混凝土工序分批次进行,小面积的浇筑不仅提高了安全性,而且,有利于混泥土的凝固,提高浇筑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大断面连拱隧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隧道施工主要包括了前期的管棚超前支护、隧道基坑开挖成型和后期的浇筑混凝土。
管棚超前支护就是把一组钢管沿开挖轮廓外己钻好的孔中打入地层内,并与钢拱架组合形成强大的棚架预支护加固体系,支承来自于管棚上部的荷载,通过钢管的梅花形布置的注浆孔加压向地层中注浆,以加固软弱破碎的地层,提高地层的自稳能力。管棚支护能够起到以下效果:
(1)梁拱效应:先行施设的管棚,以掌子面和后方支撑为支点,形成一个梁式结构,二者构成环绕隧洞轮廓的壳状结构,可有效抑制围岩松动和垮塌。
(2)环槽效应:掌子面爆破产生的爆炸冲击波传播和爆生气体扩展遇管棚密集环形孔槽后被反射、吸收或绕射,大大降低了反向拉伸波所造成的围岩破坏程度及扰动范围。
(3)确保施工安全:管棚支护刚度较大,施工时如发生塌方,塌碴也是落在管棚上部岩碴上,起到缓冲作用,即使管棚失稳,其破坏也较缓慢。
隧道基坑开挖成型后,后期的浇筑混凝土工序很重要,如何安全有效的浇筑混凝土是值得研究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大断面连拱隧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能够安全、高效的实现混凝土浇筑。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大断面连拱隧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开挖隧道基坑;
2)、浇筑垫层并养护直到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
3)、隧道主体支架的搭设:对隧道的边墙和拱圈绑扎钢筋、支模架;
4)、分批次浇筑混凝土:将隧道均匀分为N段,N为基数,第一次浇筑由中心段开始,依次向两端间隔浇筑,第二次浇筑剩余段;
5)、拆模架、凿毛边;
6)回填。
本发明通过将浇筑混凝土工序分段分批次进行,小面积的浇筑不仅提高了安全性,而且,有利于混泥土的凝固,提高浇筑的效率。
并且,分段进行浇筑在相邻段之间会产生一定的间隙,能够减弱施工时产生的应力,有利于提高建筑混泥土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地,步骤4)中每一段的浇筑分多层进行。
具体地,分多层进行具体是指每段在浇筑时先浇筑第一层,第一层养护厚再浇筑第二层,以此类推,直到浇筑完成单段。
分多层进行浇筑有利于提高浇筑后混泥土的强度,提高其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地,步骤5)中拱圈的模架须等混泥土的养护强度达到100%后才能拆除。
在浇筑时拱圈的结构稳定相尤为重要,对于养护强度要求相对边墙要求高,在养护强度达到100%后进行拆除能够确保拱圈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地,步骤4)中每一段的长度为20-25m。
将每段长度设置为20-25m,不仅有利于浇筑,而且能够有利于提高混泥土的结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19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