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螺旋坡道的智慧建筑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92557.3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6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陈万仁;关罡;慕万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万仁 |
主分类号: | E04H14/00 | 分类号: | E04H14/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1125 | 代理人: | 张绍琳,郑园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 坡道 智慧 建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型结构的智慧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轿车可以直接开到高层建筑每层房间门口停车位的螺旋坡道式的智慧建筑。
背景技术
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建筑工程实施国,每年有16亿m2到20亿m2的新建建筑,建筑用地量、建材消耗量都十分巨大,建成面积逐年增加,不断满足和改善了我国人民的生活,我们的家园越来越美丽。但是,我国的人口众多,居住用房办公用房的刚需量巨大;土地保有量的人均值较小,建设用地严重不足;车辆增长很快但停车位较少,停车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满足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政府既要大力发展建筑市场、增加用地、又要对户型、容积率做出许多限制,以求提高土地利用率,让更多的人有房住,有地方办公。即使这样:我们国家停车难、建设用地不足,居住环境狭小等一系列问题越来越突出;众多的人口较小的资源占有量使我们的国家不可能像一些外国那样去发展建筑产业,我们必须创造适合我们国家的路径和方式,解决好上述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CN201510827086.X、CN201510827087.4、CN201610157786.7等专利中,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相应的系统成果,立体停车场的设计以及停车场和建筑物进行结合能够实现相对合理运行。但是在以往的专利中只是将停车场立体化,集中的停车场远离人居空间是十分不方便的;有的技术方案将车位和建筑物设计为一体,应用机械提升设备将汽车运送到所在楼层,整个大楼的电能消耗增加,小区容积率下降很快,这些方案实用价值不高;新加坡的一家公司为了解决停车难的问题,在Hamilton Scotts社区于2014设计建造了每间公寓配有两个停车位的户内停车场的高级奢华公寓,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然而,为升降汽车设置多台大型汽车专用货梯,建设成本及空间占用也是十分巨大的,不具有全球推广价值。
近年来为了提高建筑物及小区的绿化率、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调解城市气候、吸收城市中释放的碳,国内外的科学家和建筑大师结合纷纷设计并实施了建筑立体绿化项目,所谓的第四代建筑。然而,简单的立体绿化、运用大型升降机将汽车提升到所在楼层,既没有驾驶乐趣和方便性,又消耗能源、增大公共占地、增加机械投资、运送时间超长,都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停车难、建筑空间不足等问题,建筑形态让生活到其中的人们享受不到自然、和谐、方便。以一个100m高三十三层,每层有八户人家的楼栋,每户人家有两辆车的基本参数为依据,一栋楼有528辆车,预计有60%的使用率,每天早上316台车开出楼栋,大楼设置有四部汽车运送转运电梯,电梯以2m/s的速度运行,316台车每天早上总体要运动的时间:316台×50(m/台)(平均运送高度)×2(每运送一辆车要有一个上下的行程)/2(m/s)(电梯速度)=15800s,每台车进出电梯调整到位要有30s的操作时间,则316台×30s/台=9480s,两者合计要有25280s共计421.3分钟,设置四部汽车运送专用电梯,则每一部要运行105.3分钟方能完成输送任务,这个时间是任何一个人都不能等待的,因此大面积运送汽车采用这样的方案可行性有待商榷。为规范上述行为采用机械升降梯运送汽车的规范要求:每台机械升降设备服务的汽车数量不超过25台,即使这样每台早上50分钟左右的等待时间也是不能忍受的,按照此规范要求528辆车需要设置22台汽车专用机械升降梯,无论是占地面积、造价、运行时间、运行费用都是不能让人满意的,其可行性需要研究。
申请号为201280073719.7的专利应用一种组合坡道将汽车直接开到每户建筑的室内或者同层的停车平台,该专利的思想是基于成熟的众多的螺旋坡道式停车场而设计,该方法能够实现车辆直接入户,但其既要设置内外车道边沿、又要设置顶层环形通道解决车辆转向调头问题,设计结构繁琐、造价高;多层的螺旋坡道本身已经形成一个非露天的良好的停车平台,在顶部加一个螺旋坡顶或者平顶就可实现停车位和车道非露天,坡道就是良好的停车场,而该专利还要在室内设置停车位,进出操作难度大;双向的运行车道总宽度大于等于6m,借助停车位的长度或者在每一层的某个区域如无入户门的区域设置一个周转区就可方便实现同层转向车辆调头,而该专利思想却将汽车通道设置内外边沿,车辆只有到顶部的调头区调头转向,运行十分不方便。以上问题说明该发明方法陈旧、运行操作难度大、运行使用不方便、具有巨大的改进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万仁,未经陈万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25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箱提升设备
- 下一篇:一种动车组内装双层楼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