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冲压钣金工厂薄平板材分张取码单元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2970.X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65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郝新浦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德坤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B25J11/00;B65G61/00 |
代理公司: | 32205 北京淮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华德明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压 金工 平板 材分张 取码 单元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冲压钣金工厂薄平板材分张取码单元的控制方法,所使用的冲压钣金工厂薄平板材分张取码单元包括抓取码放机械臂、码放托架、码放平台和电控装置。本控制方法在将板材码放架内的薄平板类钣金件顺序依次进行抓取时由于工业控制计算机控制抓取码放机械手竖直上移至被抓取的工件的底平面至板材码放架的环形端口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尺寸小于工件的厚度尺寸的设定距离后工业控制计算机控制抓取码放机械手水平移动设定距离以实现薄平板类钣金件的分张抓取,排序码放或顺序抓取效率较高、自动化程度较高,能够实现智能操作,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避免人工操作的安全隐患,特别适用于外形结构规则的薄平板类钣金件的自动抓取与码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材取码单元的控制方法,具体是一种适用于冲压钣金工厂的薄平板材分张取码单元的控制方法,属于冲压钣金技术装备领域。
背景技术
钣金是一种针对金属薄板(通常厚度在6mm以下)的综合冷加工工艺,包括剪、冲/切/复合、折、焊接、铆接、拼接、成型(如汽车车身)等,其显著的特征就是同一零件厚度一致,通过钣金工业加工出的产品叫做钣金件,不同行业所指的钣金件一般不同,多用于组配时的称呼,通常,钣金件工厂最重要的三个步骤是剪、冲/切、折。
钣金件加工一般来说基本设备包括剪板机、数控冲床/激光、等离子、水射流切割机/复合机、折弯机以及各种辅助设备如开卷机、校平机、去毛刺机、点焊机等,目前加工设备大多已实现半自动化操作,但原材料的输入及产成品的输出环节、流转入库环节等依然大量采用人工操作。
针对外形结构规则的如LED灯罩等薄平板类钣金件半成品通常采用罗列摆放的方式进行码放以便于运输和清点数量,且通常需要进行涂抹润油脂进行防锈等特殊处理,如LED灯罩的制作是采用将圆形薄平板灯罩半成品在辊压机床上一次辊压拔伸成型,辊压工序前需要涂抹润滑油脂以减少辊轮对圆形薄平板灯罩半成品表面的辊压损伤、保证成型后的外观质量,而油脂的使用易使罗列摆放的薄平板类钣金件半成品之间产生黏连、不易分离取出,通常是人工进行分离取码。
这种传统的人工取码操作的生产方式存在以下缺陷:
1.虽然冲压工序设备已实现自动化操作,但人工取码薄平板类钣金件半成品的方式造成总体设备自动化程度低、设备利用率低、产能低,且人工操作入库或转运手续较繁琐,效率低;
2.由于生产流水线上取码的速度要跟上流水线输送带的速度才能保证生产正常进行,因此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且人工抓取薄平钣金件半成品存在安全隐患,易造成安全事故;
3.人工取码操作中操作人员的责任心、情绪等人为因素对生产进度的影响较大,排序码放效率不稳定。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冲压钣金工厂薄平板材分张取码单元的控制方法,自动化程度较高,能够实现智能操作,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避免人工操作的安全隐患,特别适用于外形结构规则的薄平板类钣金件的自动取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冲压钣金工厂薄平板材分张取码单元的控制方法所使用的冲压钣金工厂薄平板材分张取码单元包括抓取码放机械臂、码放托架、码放平台和电控装置;
所述的抓取码放机械臂包括机械臂和抓取码放机械手;机械臂至少包括X坐标驱动机构或Y坐标驱动机构和Z坐标驱动机构;抓取码放机械手安装在机械臂的末节,包括具有平面结构的抓取机构;
所述的码放托架包括架体和板材码放架;架体是框架结构,包括均布设置在底部的支撑腿;板材码放架是竖直设置的、具有码放空腔的桶型结构,桶型结构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架体上,桶型结构的顶端设有水平设置的、卡套在桶型结构上的环形端口,桶型结构的内表面向上延伸与环形端口的上端面平齐,桶型结构的内表面形状与薄平板类钣金件的外形相同、且桶型结构的内表面尺寸与薄平板类钣金件的外形尺寸间隙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德坤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德坤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29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