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93554.1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5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董立峰;陈英杰;刘士奔;董红周;于立岩;逄贝莉;张乾;于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89 | 分类号: | B01J23/89;H01M4/90;B82Y30/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开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3127 | 代理人: | 徐忠丽 |
地址: | 266042***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复合材料是由石墨烯负载银-铁氧体异质纳米颗粒复合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银-铁氧体异质纳米颗粒为银-过渡态金属M的铁氧体异质纳米颗粒,由粒径为3~10nm的金属银与1~3个粒径为3~10nm过渡态金属M的铁氧体结合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态金属M为铁、锰、钴、镍、锌中的一种,其中过渡态金属M为II价。
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银-铁氧体异质纳米颗粒直接负载在石墨烯上的工艺:室温条件下,将银-铁氧体异质纳米颗粒和石墨烯按照质量比为1:2~5分散在有机溶剂中,超声10~60min,搅拌12~24h,磁分离,得到石墨烯负载银-铁氧体纳米复合材料。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银-铁氧体异质纳米颗粒先负载在氧化石墨烯上形成氧化石墨烯负载银-铁氧体纳米复合材料,然后再还原制成石墨烯负载银-铁氧体纳米复合材料的工艺:室温条件下,将银-铁氧体异质纳米颗粒在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液与氧化石墨烯在水中的分散液按照银-铁氧体异质纳米颗粒和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2~5混合;超声10~60min,搅拌12~24h,取水相磁分离,得到氧化石墨烯负载银-铁氧体纳米复合材料;该材料用水洗涤3-5次,分散在乙二醇中,超声30~60min,用氢氧化钠调节pH=13,氩气气氛下130℃回流反应2~3h,磁分离,得到石墨烯负载银-铁氧体纳米复合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银-铁氧体异质纳米颗粒为银-过渡态金属M的铁氧体异质纳米颗粒,由粒径为3~10nm的金属银与1~3个粒径为3~10nm过渡态金属M的铁氧体结合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态金属M为铁、锰、钴、镍、锌中的一种,其中过渡态金属M为II价。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采用非极性有机溶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极性有机溶剂为正己烷、环己烷、甲苯中的一种。
10.上述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纳米复合材料在电催化剂方面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355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