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根部防治农作物病害缓释片剂农药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93863.9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8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全良;慈西太;王冬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农苑生物科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47/34 | 分类号: | A01N47/34;A01N47/12;A01N25/18;A01P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冠智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43 | 代理人: | 陈红 |
地址: | 10003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根部 防治 农作物 病害 片剂 农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防治病害农药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根部防治农作物病害缓释片剂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农作物根部病害是我国的主要农业灾害之一,它具有种类多、影响大、并时常暴发成灾的特点,其发生范围和严重程度对我国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常造成重大损失。我国农作物常见的有以下种类的根部病害:疫霉根腐病、腐霉根腐病、茎基腐病、沤根病、根朽病、根癌病、根腐病、白绢病、死棵等等,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重大病害。
针对之前申请的申请号为CN201310374102.5的一种根部防治农作物虫害的复配片剂农药,使用动物油脂、玉米淀粉、吡虫啉原药和啶虫脒原药;但在具体使用过程中,由于动物油脂与玉米淀粉为非腐熟成份,不能直接为农作物吸收,而且动物油脂和玉米淀粉在分解转化过程中,对植物根部产生明显灼烧效果,动物油脂和玉米淀粉在分解转化过程中对原药成份也会产生分解和降解作用,使该复配片剂农药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
针对目前根部防治农作物病害的复配片剂农药中动物油脂与玉米淀粉较多,容易对植物根部产生明显灼烧,以及影响药效的问题,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根部填埋防治农作物虫害片剂农药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根部防治农作物虫害的复配片剂农药中动物油脂与玉米淀粉较多,容易对植物根部产生明显灼烧,以及影响药效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根部防治农作物病害缓释片剂农药,由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
有机质50、玉米淀粉5~15、甲基硫菌灵原药10~20、普力克原药5~10。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有机质中含5重量份的磷。
在上述方案中,由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
有机质30、玉米淀粉15、甲基硫菌灵原药10、普力克原药10;或
有机质35、玉米淀粉15、甲基硫菌灵原药10、普力克原药7.5;或
有机质40、玉米淀粉10、甲基硫菌灵原药15、普力克原药10;或
有机质40、玉米淀粉15、甲基硫菌灵原药15、普力克原药10;或
有机质45、玉米淀粉10、甲基硫菌灵原药20、普力克原药5;或
有机质50、玉米淀粉10、甲基硫菌灵原药13、普力克原药8。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甲基硫菌灵原药纯度≥90%。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普力克原药纯度≥95%。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所述一种根部防治农作物病害缓释片剂农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取50重量份的有机质、5~15重量份的玉米淀粉、10~20重量份的甲基硫菌灵原药、5~10重量份的普力克原药混合后搅拌10~15min;
将上述搅拌好的原料造粒成1~1.5mm的细粒;
将上述细粒在65~75℃下烘干60-80min制成干粒;
将上述干粒压制成片剂。
在上述方法中,取30重量份的有机质、15重量份的玉米淀粉、10重量份的甲基硫菌灵原药和10重量份的普力克原药混合;或,
取35重量份的有机质、15重量份的玉米淀粉、10重量份的甲基硫菌灵原药和7.5重量份的普力克原药混合;或,
取40重量份的有机质、10重量份的玉米淀粉、15重量份的甲基硫菌灵原药和10重量份的普力克原药混合;或,
取40重量份的有机质、15重量份的玉米淀粉、15重量份的甲基硫菌灵原药和10重量份的普力克原药混合;或,
取45重量份的有机质、10重量份的玉米淀粉、20重量份的甲基硫菌灵原药和5重量份的普力克原药混合;或,
取50重量份的有机质、10重量份的玉米淀粉、13重量份的甲基硫菌灵原药和8重量份的普力克原药混合。
在上述方法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基硫菌灵原药纯度≥90%;和/或
所述有机质中含5重量份的磷。
在上述方法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普力克原药纯度≥95%。
在上述方法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片剂每片重量为0.2~0.3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农苑生物科技研究所,未经北京中农苑生物科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38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