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向导湿面料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94415.0 | 申请日: | 2015-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9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小青 |
主分类号: | D06M11/79 | 分类号: | D06M11/79;D06M23/16;D06M23/14;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向导 面料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料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向导湿麻棉混纺面料结构。
背景技术
人体处于明显出汗状态时,汗液分布在人体皮肤的表面,通过蒸发吸收热量降低体温、扩散传向衣外,但这种蒸发及扩散的效率同出汗量相比明显低很多,因此在多数显汗的状态下,汗液常被滞留在皮肤表面,这些粘附皮肤的汗液将被易吸汗的服装(织物)吸收或滴落。服装(织物)吸汗后将变湿,且变湿面积将随着吸汗量的增加而增大,使汗液蒸发面积增大,蒸发阻力降低,但织物吸湿后它的透湿性能即水蒸气透过织物的性能和隔热性能将降低。
皮肤是亲水性的,一般织物内表面也是亲水性的,在皮肤(出汗)界面以及纤维(汗液)界面会形成一个界面/表面张力,这种张力使得服装粘在湿的皮肤上,引起不舒适感以及运动受限,在体育活动中这种情况会更糟。湿的棉织物也会使得穿着者感觉寒冷,尤其是在刚进入空调环境时更明显;由于出汗,加大了细菌的滋生可能,而慢速干燥可能会使得异味存在的时间更长。
织物单向导湿是指水分或汗液从织物内层(贴身层)流动到织物外层(非贴身层、扩散层),并在外层蒸发扩散,同时外层的水分或汗液难以反渗到内层。织物单向导湿的机理即为所谓的差动毛细效应,在毛细效应附加压力差的作用下,织物中的液态水分自动地从内层扩散到外层。目前实现织物单向导湿的方式理论上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增加织物表面的扩散速度,增大汗液或水分的蒸发面积;二是增大织物的毛细效应,即通过毛细管通道的增加,使毛细效应增强。如此可减少织物与人体皮肤的黏着感,提高舒适度。
为达到吸湿快干的目的,目前市场中产品中使用的纤维多为合成纤维,对皮肤的刺激性较大。这类聚醋纤维类产品的缺点是:在不活动时,不会给穿着者提供像棉服装一样的舒适感,聚酯几乎不吸水,当有少量液态湿存在时,常会感到湿冷。另外,许多合成纤维都会残留异味,而且,多采用双层及多层结构使织物厚度增加,限制了应用的广泛性。天然纤维如棉纤维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和自然形态结构,透气吸湿性好,穿着舒适健康。当汗量不大时,棉织物能提供较满意的舒适性。但是,在人体大量出汗的情况下,棉纤维吸湿溶胀,阻塞气孔,妨碍了皮肤与服装间的微气候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热交换,使汗、汽很难透通,令人有闷热感,且容易粘贴在皮肤上,让人感觉不太舒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单向导湿、提高面料排湿排汗性及排湿排汗速度,降低人体皮肤表层出汗而产生的黏湿不适感的麻棉混纺面料结构。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单向导湿面料结构,包括麻棉混纺织物面料底层与多孔硅胶图案;
麻棉混纺织物面料有一内表面与一外表面,外表面贴附多孔硅胶,内表面与皮肤接触。
优选的,所述麻棉混纺织物面料基本参数为:
纱线原料:JL/C40s;
织物结构:纬平针织物;
纵密(横列/5cm):75;
横密(纵行/5cm):78;
总密度(线圈/25cm2):5925;
面密度(g/m2):111.69;
线圈长度(mm):3.41;
未充满系数:23.71。
优选的,所述麻棉混纺织物面料基本参数为:
纱线原料:JL/C30s;
织物结构:纬平针织物;
纵密(横列/5cm):74;
横密(纵行/5cm):75;
总密度(线圈/25cm2):5552;
面密度(g/m2):148.43;
线圈长度(mm):3.53;
未充满系数:19.47。
优选的,所述多孔硅胶以半球体形式贴附在麻棉混纺织物面料外表面,圆切面与麻棉混纺织物面料外表面接触。
优选的,所述多孔硅胶半球体的直径为10mm-15mm。
优选的,所述多孔硅胶图案占据麻棉混纺织物面料外表面的面积为50-60%。
优选的,所述多孔硅胶图案以交错形式排列。
优选的,所述多孔硅胶图案以并列方式排列。
多孔硅胶的制备方法为:在反应釜中将表面活性剂SA-20溶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称取一定量的硅酸钠溶解于其中,控制恒温水浴温度为40℃,在搅拌下滴加一定浓度的氯化铵溶液直至出现白色透明的凝胶。将凝胶静置陈化一天后用去离子水充分洗涤至无Cl-为止,干燥后置于马弗炉中,在600℃下煅烧1h制得多孔硅胶。或者直接购买多孔硅胶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小青,未经胡小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44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