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煤锅炉改造成电加热固体蓄热锅炉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4637.2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00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师涌江;孔婵;孙勇;李国明;贾玉贵;徐峰;李晓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F24H7/02 | 分类号: | F24H7/02;F24H9/18;F24H9/20;F24H9/00;F24H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史明罡 |
地址: | 075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煤 锅炉 造成 加热 固体 蓄热 方法 | ||
1.一种燃煤锅炉改造成电加热固体蓄热锅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ⅰ)拆卸燃煤锅炉
依次拆除燃煤锅炉的前侧炉壁、前侧壳体、前拱、烟囱、烟气风道、除尘器、引风机、灰车、省煤器、送风机、送风管、锅炉左侧炉壁、锅炉左侧壳体、灰渣斗、灰渣输送机、炉排、锅炉底座和煤斗,拆卸完毕后,剩下后侧壳体、右侧壳体、左侧壳体、顶部壳体、炉壁、水冷壁、上锅筒、下锅筒和后拱;
(ⅱ)砌筑底座
将燃煤锅炉拆卸完毕后,砌筑炉体(11)的底座;
(ⅲ)安装支撑装置
所述支撑装置(12)包括第一支撑架(121)、第二支撑架(122)、第三支撑架(123)和支撑网(124);
所述第一支撑架(121)焊接在所述支撑网(124)的上端,所述第二支撑架(122)和所述第三支撑架(123)焊接在所述支撑网(124)的下端;
(ⅳ)安装蓄热装置
将蓄热装置(13)铺设在所述支撑网(124)上;
(ⅴ)固定蓄热装置
在所述蓄热装置(13)的一侧安装木板层,在所述木板层的一侧砌筑水泥层,使所述蓄热装置(13)的一侧依次穿过所述木板层和水泥层;
(ⅵ)安装保温层
在炉体(11)的一侧铺设保温层(116);
(ⅶ)安装炉体壳体
在所述水泥层的外侧安装炉体(11)的左侧壳体,使所述蓄热装置(13)穿过左侧壳体,安装炉体前侧壳体和右侧壳体;
(ⅷ)安装驱动器
将驱动器(14)安装在所述炉体(11)的一侧,所述驱动器(14)与炉体(11)外的第一输送管道(112)连接;
(ⅸ)封底
安装锅炉的底部壳体;
所述蓄热装置(13)连接在所述支撑装置(12)的上端面,所述蓄热装置(13)安装在所述炉体(11)内的水冷壁(111)的下部位置;所述炉体(11)外部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一输送管道(112)和竖直设置的第二输送管道(113),所述第一输送管道(112)和所述第二输送管道(113)之间连接有驱动器(14),所述第一输送管道(112)远离所述驱动器(14)的一端上设有送风口(117),所述送风口(117)连接至所述蓄热装置(13)的下部,所述驱动器(14)启动时,能够将所述第二输送管道(113)内的低温气体驱动至所述第一输送管道(112)内,通过所述送风口(117)输送至所述蓄热装置(13)的下部,将所述蓄热装置(13)中的热量向上输送并对水冷壁(111)进行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锅炉改造成电加热固体蓄热锅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采用两个耐火水泥底座,两个所述耐火水泥底座分别砌筑在锅炉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锅炉改造成电加热固体蓄热锅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12)还包括第四支撑架(125);
所述第四支撑架(125)焊接在所述第三支撑架(123)的上端,所述支撑网(124)焊接在所述第四支撑架(125)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锅炉改造成电加热固体蓄热锅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装置(13)包括加热器(131)和蓄热体(132);
所述加热器(131)铺设在所述蓄热体(132)内,所述加热器(131)的一侧依次穿过所述木板层和水泥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煤锅炉改造成电加热固体蓄热锅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体(132)采用双槽蜂窝蓄热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锅炉改造成电加热固体蓄热锅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装置(13)铺设多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锅炉改造成电加热固体蓄热锅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装置(13)与锅炉外部的控制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锅炉改造成电加热固体蓄热锅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14)采用高温风机,所述高温风机连接锅炉外的第二输送管道(11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锅炉改造成电加热固体蓄热锅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的底部具有保温层(116),所述保温层(116)的下部安装锅炉的底部壳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未经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463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油水分离装置
- 下一篇:油水分离装置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