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错层校正装置及校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4837.8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41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周柏炜;唐其伟;李基源;薄明心;仲兆峰;郭伟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02 | 分类号: | B66B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秦雪梅;刘静 |
地址: | 51066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校正 装置 方法 | ||
一种电梯错层校正装置包括控制器、平层隔磁板以及平层感应器,每一楼层的所述平层隔磁板包括第一识别标识和/或第二识别标识,第一识别标识和/或第二识别标识组合形成不同楼层识别标识,楼层识别标识中第一识别标识和/或第二识别标识的总和为至少两个或两个以上;平层感应器记录当前楼层识别标识对应的楼层识别信息,控制器当电梯的实际楼层位置与当前楼层信息不相符时进行当前楼层信息校正。本发明将具有不同楼层识别标识的平层隔磁板设置于每一楼层,并当电梯的实际楼层位置与当前楼层信息不相符时对当前楼层信息进行校正,避免错层带来的影响。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梯错层校正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梯错层校正装置及校正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电梯如果在运行过程中,大楼突然停电,电梯会紧急制动,一般在停电后运行3米左右才可以停下。由于电梯系统失电,因此在整个过程中无法对电梯的最新楼层信息进行记录,从而导致电梯控制系统记录的电梯楼层信息与电梯的实际楼层位置一般不相符,这种情况,称为电梯错层。因为楼层信息不准确,所以会影响使用,极端情况下,可能会引起乘客困梯。然而,传统电梯楼层校正的方法一般是当电梯运行到最底层或最顶层时,电梯控制系统才可以判断出错层。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在当前楼层便可进行实时楼层信息校正的电梯错层校正装置。
还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梯错层校正装置的校正方法。
一种电梯错层校正装置,包括控制器、设置于每一楼层的平层隔磁板以及设置于电梯轿厢上的平层感应器,每一楼层的所述平层隔磁板包括第一识别标识和/或不同于所述第一识别标识的第二识别标识,每一楼层的所述平层隔磁板上所述第一识别标识和/或所述第二识别标识组合形成不同楼层识别标识,每一楼层的所述楼层识别标识中所述第一识别标识和/或所述第二识别标识的总和为至少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平层感应器记录当前楼层识别标识对应的楼层识别信息,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楼层识别信息获取当前所述电梯的实际楼层位置,并当所述电梯的实际楼层位置与当前楼层信息不相符时,进行当前楼层信息校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内预先存储有每个所述楼层识别信息对应的所述实际楼层位置,且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实际楼层位置与当前所述楼层信息的比较结果对当前所述楼层信息进行校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平层感应器内设置有信号发射接收器,所述信号发射接收器为一组,每组所述楼层识别标识包括供所述信号发射接收器异步记录的两组或两组以上子楼层识别标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平层感应器内设置有信号发射接收器,所述信号发射接收器为两组或两组以上,每组所述楼层识别标识包括沿所述平层感应器运行方向依次设置的两组或两组以上子楼层识别标识,每组所述子楼层识别标识包括与所述信号发射接收器一一对应的所述第一识别标识和/或所述第二识别标识;所述信号发射接收器同步记录每组所述子楼层识别标识并异步记录两组或两组以上所述子楼层识别标识对应的子楼层识别信息,以共同形成所述楼层识别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发射接收器为三组,每一楼层所述平层隔磁板沿所述平层感应器运行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组子楼层识别标识、第二组子楼层识别标识以及第三组子楼层识别标识;每一楼层的所述平层隔磁板中所述第二组子楼层识别标识均相同,且每组所述第二组子楼层标识中仅设置所述第二识别标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平层感应器中所述信号发射接收器为三组磁感应器或光电感应器,每组所述第一组子楼层识别标识和每组所述第三组子楼层识别标识均包括分别与三组所述信号发射接收器一一对应的三个所述第一识别标识、或三个所述第二识别标识、或三个所述第一识别标识与所述第二识别标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未经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48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