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页岩气热采方法及系统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195753.6 申请日: 2017-03-29
公开(公告)号: CN106884637A 公开(公告)日: 2017-06-23
发明(设计)人: 孙致学;蔡明玉;朱旭晨;刘均荣;辛莹;王通;贾存奇;姜传胤;李维娜;何楚翘;王浩瑄;张野;都巾文;葛娇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主分类号: E21B43/24 分类号: E21B43/24
代理公司: 成都玖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38 代理人: 黎志红
地址: 266580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页岩 气热采 方法 系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页岩气开发技术,尤其是一种降低能耗、促进吸附气解吸、提高采出度和降低开采成本的页岩气热采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页岩气是指赋存于以富有基质页岩为主的储集岩系中的非常规天然气。据预测,世界页岩气资源量为456.24×1012m3,主要分布于北美、中亚和东亚的中国、中东和北非、拉丁美洲以及欧洲的前苏联等地区,其中,北美的页岩气储量为108.79×1012m3,占总资源量的23.84%。中国南方海相页岩地层是页岩气的主要富集地区,此外,松辽、鄂尔多斯、吐哈、准格尔等陆相沉积盆地页岩地层也具有页岩气富集的基础和条件。中国页岩气技术可采资源量估算为26×1012m3

页岩气藏中气体的赋存与常规油气藏不同。在页岩气藏中,天然气的赋存形式有如下三种:

一是以吸附气的形式吸附在有机质和粘土颗粒表面;

二是以自由气的形式存在于岩石基质孔隙和裂缝中;

另外还有很少一部分气体以溶解状态存在于干酪根、沥青等物质中。

一般页岩中吸附气含量占总含气量20%~85%,因此增加页岩气解吸速度是提高页岩气产量的关键。常规的降压解吸开采页岩气产量低、生产周期长。另外,地层压力降低有一定的限制,很大一部分吸附气不能解吸,降低了页岩气的采出程度。温度是影响页岩气吸附的一个重要因素,温度每升高1℃,页岩气吸附量降低约1.5%。通过升高地层温度来提高页岩气解吸速度是提高页岩气产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常规的加热方式需要注入热流体提高地层温度,但是由于页岩极低的渗透率,热流体的注入非常困难。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的页岩气热采方法及装置存在的技术问题是:采出程度低,需要注入热流体,热流体需要外部辅助加热,能耗高,受地层压力降低限制,很大一部分吸附气不能解吸;开采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能耗、促进吸附气解吸、提高采出度和降低开采成本的页岩气热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即一种页岩气热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钻井准备,采用钻井设备依次钻穿页岩气储层和位于页岩气储层下方的干热岩层,在钻孔中下入套管并注入水泥进行固井,分别在页岩气储层和干热岩层的井段进行射孔完井,位于页岩气储层井段位置处的射孔将页岩气储层与套管的内腔连通,位于干热岩层井段位置处的射孔将干热岩层与套管的内腔连通;

第二步、安装热采装置,将内腔中装有工质的重力热管装置下入至套管内腔下部,该重力热管装置位于套管底端与页岩气储层顶端之间的套管内腔段位置处,在将重力热管装置的顶端固定在油管底部,重力热管装置与页岩气储层之间位置处的套管内腔段和/或重力热管装置与干热岩层之间位置处的套管内腔段的重力热管装置外壁套装有封隔器;所述油管的顶部伸出套管的顶端后与地面控制设备连接,控制油管起下作业,将重力热管装置下放至目的层位;

第三步、页岩气热采,干热岩层将高温传给重力热管装置的下部,加热重力热管装置下端,重力热管装置内腔底部的工质吸热由液态变为气态,气态工质上升到重力热管装置内腔顶部释放热量后重新形成液相并沿所述重力热管装置内腔的内壁向下流动回到重力热管装置内腔底部,以再次吸热,进行下一次的循环相变,同时将热量向上传递到位于页岩气储层位置处的套管内腔段内,并对页岩气储层进行加热,使页岩气储层解吸产生天然气;随着解吸气的增多,页岩气储层内的压力增加,当压力增加到某一个值后通过页岩气储层位置处的射孔自喷到套管口,实现页岩气的开采。

本发明由于上述结构而具有的优点是:地球物理勘探表明,由于地温梯度或者地层深处岩浆的活动,在页岩气储层的下部普遍发育高温高压水层或者干热岩层等温度较高的储层。本方法有效地利用了下部干热岩层作为热量来源,大幅度降低了能耗,促进了页岩气储层吸附气解吸、提高了采出度和降低了开采成本。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能耗、促进吸附气解吸、提高采出度和降低开采成本的页岩气热采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即一种页岩气热采系统,包括底端依次穿过海水层、页岩气储层后穿入干热岩层中的钻孔,固定在钻孔中的套管,该套管的顶端穿出海水层的海平面,在套管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该出气口与输气管连通;其中:位于页岩气储层位置处的套管的管段上和干热岩层位置处的套管的管段上均设置有射孔,该射孔将套管的内腔与页岩气储层和干热岩层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57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