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金属化薄膜层叠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6397.X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50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济藤孝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G4/30 | 分类号: | H01G4/30;H01G4/33;H01G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刘航;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化 薄膜 电容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以及 层叠 | ||
1.一种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含金属化薄膜柱体、金属热喷涂部和外部引出端子,
所述金属化薄膜柱体是将两个金属化薄膜重叠并卷绕而形成的,
所述两个金属化薄膜分别包含金属蒸镀膜和聚偏二氟乙烯制的介电薄膜,
所述金属蒸镀膜具备多个非蒸镀狭缝和介于非蒸镀狭缝之间的熔断部,
所述金属化薄膜柱体包含两个电极取出面,
所述金属热喷涂部配置于所述两个电极取出面上,
所述外部引出端子与各个所述金属热喷涂部接合,
其中,
所述两个金属化薄膜的每一个在与卷绕方向垂直的截面中具有倾斜的山部和谷部连续的形状,
所述两个金属化薄膜以一个所述金属化薄膜的山部和谷部与另一个所述金属化薄膜的山部和谷部对应的方式层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山部的每一个具有如下形状,该形状使所述介电薄膜受到的阻力达到与所述介电薄膜的摩擦系数的2倍以上相当的阻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山部的每一个具有如下形状,该形状使所述介电薄膜受到的阻力达到与静摩擦系数0.8以上相当的阻力。
4.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山部的每一个与水平线构成的倾斜角度θ为60度以上。
5.一种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
在聚偏二氟乙烯制的介电薄膜的表面形成具备多个非蒸镀狭缝和介于非蒸镀狭缝之间的熔断部的金属蒸镀膜,来制作金属化薄膜中间体,使该金属化薄膜中间体的与卷绕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状成为倾斜的山部和谷部连续的形状而制作金属化薄膜;
将两个所述金属化薄膜使山部彼此对应、使谷部彼此对应地层叠并卷绕,来制作金属化薄膜柱体;以及
在所述金属化薄膜柱体的两个电极取出面形成金属热喷涂部,将外部引出端子与该金属热喷涂部接合,来制造金属化薄膜电容器。
6.一种金属化薄膜层叠体,其用于卷绕型的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该金属化薄膜层叠体是通过将两个金属化薄膜重叠并卷绕而构成的,
所述两个金属化薄膜分别包含金属蒸镀膜和聚偏二氟乙烯制的介电薄膜,
所述金属蒸镀膜具备多个非蒸镀狭缝和介于非蒸镀狭缝之间的熔断部,
所述两个金属化薄膜的每一个的与卷绕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状具有倾斜的山部和谷部连续的形状,
所述两个金属化薄膜以一个所述金属化薄膜的山部和谷部与另一个所述金属化薄膜的山部和谷部对应的方式层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639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