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棉染色工艺污水回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6629.1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57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奎东;李世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神邦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地址: | 832000 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染色 工艺 污水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棉染色工艺污水回用系统,用于对棉产品染色工艺的污水进行回收利用,所述棉产品染色工艺包括:练漂处理、练漂水洗、染色处理、第一次染色水洗、第二次染色水洗、皂洗,以及至少一次水洗。所述污水回用系统包括:一新鲜水池、一高温纳滤系统、一脱色处理系统、一浓缩系统以及一低温纳滤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活性染料染色残液的高效萃取脱色系统。
背景技术
棉制品穿着舒适,保暖性高,外观靓丽,服用性能良好。棉花可通过耕种,大批生产,每年收获,自古以来就是最常用的纺织材料。棉花从采摘下来到制成可服用的纺织品过程中,必须经过染色等化学处理,除去天然生长过程中带来的各种杂质,染上各种或艳丽,或素雅,或沉稳等各种所需的颜色,并使之具有良好的牢度。因此在数千家纺织印染企业中有相当多的公司拥有棉染色车间。在整个社会的污水排放统计中,纺织行业的排放量占第二,而在纺织行业内则印染的污水排放占排放总量的80%,因此减少棉染色的污水排放将有效地减轻整个社会环保压力。
目前染棉最常用的染料为活性染料,通过浸渍的方法着色也是最常用的染棉方法。虽然对棉的染色可以染不同形态的棉制品,如散棉,筒纱,绞纱,针织物,机织物,成衣等,但从化学加工的角度来看,染色的过程和方法是一样的,即为练漂(98℃)→染色(60℃)→洗涤及后处理。
活性染料染棉,色谱齐全,颜色鲜艳,加工方便,牢度良好,因而广为应用。但这样的加工方法需要用大量的水,通常用水量要100吨/吨棉,因此对棉染色会产生大量的污水。由于活性染料设计为在染色过程中通过活性基团与纤维素的羟基发生反应生成共价结合,从而获得良好的耐洗牢度,但又不可避免地有一部分染料会与水反应,形成了水解染料,因此活性染料染棉的固色率只能达到70%左右,大量的水解染料在染色残浴中排放出去造成污水中极高的色度。另外为取得染色后产品良好的耐洗牢度,必须将活性染料分子的化学结构设计成为对棉的亲和力较低,使得未与棉反应的染料分子能够方便地被洗除。这样就必须在染色过程中将大量的盐加入染浴来促染,以提高染料的利用率。特别是染深色,染浴中的盐浓度可高达100克/升。如果染色的浴比为1:10,则染一顿棉用一吨盐。染色结束后这些盐都随染色残浴排放到污水系统中。由此可见,染棉车间是一个用水大户,同时也是一个排放污水的大户,不仅排放量大,还含有大量的盐和极高的色度。由于盐和色度都是难以用常规污水处理系统消除,因而常见使用大量的聚凝剂将污水中的有色物沉积下来,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废物,显著增加了污水处理的费用;而对于污水中所含大量的盐,尚无有效的去除方法,只能随污水排放出去。对于一个中型的染色车间,若染棉的日产量为15吨,则日排放出来的盐将有10吨以上。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不断排放,会对附近河流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盐污染。对于目前越来越高的环保排放和中水回用要求,通过反渗透设备处理来实现中水回用是最常用的方法。但对于染棉的污水此法回用效率较低,因为污水中盐分太高,为防止反渗透设备被盐损坏,只能降低出水率,导致中水回用率和反渗透设备的利用率均显著下降。
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新的棉染色工艺污水回用系统,可高效回用染色工艺中的各部分污水,节约用水,形成绿色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棉染色工艺污水回用系统,用于对棉产品染色工艺的污水进行回收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神邦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新疆神邦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66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