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底管道悬跨支撑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97038.6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9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国利先进复合材料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20 | 分类号: | F16L1/20;F16L3/02 |
代理公司: | 佛山东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4307 | 代理人: | 詹仲国 |
地址: | 528226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罗村街务***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底 管道 支撑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水底管道悬跨支撑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通过先设置一带中间隔空层的空的呈体积较小收缩状态的袋体,将该袋体置于水底管道悬跨下方需要支撑的位置,并在中间隔空层充填固化料,然后向袋体内充填液体或气体之扩充,待固化料固化即形成稳定的水底管道支撑形状与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底管道悬跨支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隔空层内充填固化料的工序设置在袋体置于水底管道悬跨下方需要支撑的位置工序之前,或者设置在袋体置于水底管道悬跨下方需要支撑的位置工序之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底管道悬跨支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隔空层内充填固化料采用树脂及固化剂,先充填树脂,然后再放入固化剂固化;充填树脂工序与放入固化剂固化工序可以设置在袋体置于水底管道悬跨下方需要支撑的位置工序之前或后。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底管道悬跨支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填的液体为淡水或海水;向袋体悬跨内充填液体是通过单向阀来实现,并保证充填后的袋体内的密闭;
所述袋体可以采用多个叠加放置,共同支撑于水底管道悬跨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底管道悬跨支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隔空层的固化是采用有条件固化方式,包括温度固化、压力固化、UV固化、化学固化或时间固化方式;
所述中间隔空层除设置有条件固化材料外,还可以采用添加增强材料方法进行增强,采用长短纤维、填料、编织物或夹心材料来实现,将增强材料与树脂的混合并固化;袋体内外壁采用TPU材料或橡胶材料或防水布材料。
6.一种水底管道悬跨支撑装置,由袋体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壁至少包括三层层状结构:内外壁层和中间的隔空层,中间隔空层内可充填增强固化材料,所述袋体上设置有充液/充气口,扩充时袋体内充填液体或气体,中间隔空层固化形成置于水底管道悬跨下方的支撑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底管道悬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液体袋体的形状结构为台锥休、圆筒体、半圆筒体或半球体,扩充了的袋体的上端包裹管道;所述充液口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充填的液体为淡水或海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底管道悬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隔空层内充填的增强固化材料是由树脂和固化剂构成;所述树脂和固化剂采用环氧树脂、不饱和树脂、酚醛树脂或已烯基树脂及粘结剂;所述中间隔空层还设置有各类长短纤维、编织物或夹心材料,其与树脂和固化剂混合形成固化增强材料;
所述袋体内外壁采用热塑类高分子材料、编织物材料或复合材料制成;
所述热塑类高分子材料采用PE、PP、TPU、PU、PVC或PFP;
所述编织物材料采用尼龙编织物、尼龙纤维编织物、植物纤维编织物或聚氨酯编织物;
所述复合材料采用PE与TPU复合、TPU与尼龙纤维复合。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底管道悬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充的袋体上内还设置有经固化成形的加强筋;所述中间隔空层内充填的固化材料是通过设置带单向阀的充液口充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底管道悬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充的袋体采用多个叠加放置,共同支撑于水底管道悬跨下方;所述多个叠加放置扩充的袋体之间还设置有相互固定连接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国利先进复合材料研发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国利先进复合材料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703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