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土体沉降传感器及土体沉降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98046.2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8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胡仲春;任高峰;王焕;张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5/00 | 分类号: | G01C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赵囡囡,吴贵明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降 传感器 监测 系统 | ||
1.一种土体沉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沉降管(10),所述沉降管(10)的两端设置有连接结构(20),相邻两个所述沉降管(10)通过所述连接结构(20)连接;
多个沉降环(30),各所述沉降管(10)的外侧套设有一个所述沉降环(30);
多个光纤光栅监测部(40),各所述沉降管(10)内设置有一个所述光纤光栅监测部(40),所述光纤光栅监测部(40)与所述沉降环(3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体沉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20)为设置在所述沉降管(10)两端的螺纹结构,相邻两个所述沉降管(10)通过所述螺纹结构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土体沉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管(10)的第一端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沉降管(10)的第二端设置有凸起部(11),所述凸起部(11)的外周设置有外螺纹,一个所述沉降管(10)的凸起部(11)嵌设在另一个所述沉降管(10)内壁处并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土体沉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土体沉降传感器还包括保护盖(50),所述保护盖(50)盖设在所述沉降管(10)的第二端以遮挡所述凸起部(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土体沉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11)具有第一过线孔,所述保护盖(50)具有第二过线孔(51),所述光纤光栅监测部(40)的光纤(41)通过所述第一过线孔和所述第二过线孔(51)向外引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土体沉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50)的内侧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凸起部(11)与所述保护盖(50)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体沉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20)为设置在所述沉降管(10)两端的卡接件,相邻两个所述沉降管(10)通过所述卡接件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体沉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土体沉降传感器还包括:
连接杆(60),所述连接杆(60)的第一端与所述沉降管(10)螺纹连接;
灌浆锚头(70),所述灌浆锚头(70)设置在所述连接杆(60)的第二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体沉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管(10)的管壁具有竖直延伸的滑移长孔(12),所述滑移长孔(12)为两个,两个所述滑移长孔(12)沿所述沉降管(10)的轴向平面对称设置在所述沉降管(10)的两侧,所述土体沉降传感器还包括:
滑移杆(80),所述滑移杆(80)穿设在所述滑移长孔(12)处,且所述滑移杆(80)的两端均与所述沉降环(30)连接;
用于防止土体进入所述沉降管(10)内的防护板(90),所述防护板(90)遮挡所述滑移长孔(12)并与所述滑移杆(80)连接,且所述防护板(90)随所述滑移杆(80)的移动而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土体沉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90)贴合在所述沉降管(10)的内壁上。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土体沉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光纤光栅监测部(40)包括:
悬臂梁(42),所述悬臂梁(42)的第一端与所述沉降管(10)连接;
两个光纤光栅(43),两个所述光纤光栅(43)分别设置在所述悬臂梁(42)的上下两侧;
弹簧(44),所述弹簧(44)的第一端与所述悬臂梁(4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弹簧(44)的第二端与所述滑移杆(80)连接;
光纤(41),所述光纤(41)与所述光纤光栅(43)连接。
12.一种土体沉降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土体沉降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804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