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表观修饰酶SETD2的抗病毒作用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8090.3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42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坤;曹雪涛;刘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9/10 | 分类号: | C12N9/10;C12N15/54;A61K38/45;A61P31/20;A61P31/22;A61P3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赵青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观 修饰 setd2 抗病毒 作用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观修饰酶SETD2的抗病毒作用及其应用。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和医学领域,具体是免疫调节分子SETD2的抗病毒感染作用及其应用。本发明具体涉及SETD2或SETD2编码序列、其促进剂在制备用于抑制病毒感染的药物或试剂盒中的用途,且进一步涉及上述物质在抵抗病毒感染、治疗因病毒感染导致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的用途和应用方法以及相应的药物、药物组合物或试剂盒。本发明可用于预防和抑制病毒感染,提高干扰素抗病毒感染的疗效,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和医学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表观修饰酶SETD2,即含有SET结构域的蛋白2(SET domain containing 2,SETD2)在预防或治疗与病毒感染相关的疾病或征状、控制病毒感染导致损伤中的效应、作用机制、实施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是一种危害极大的临床常见疾病。人们最初对于机体抗病毒感染的分子机制并不完全了解,随着一类细胞因子——干扰素的发现,机体针对病毒感染所产生的天然免疫细胞和继发的获得性免疫细胞和及其作用的分子生物学基础逐步得到了认识。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一类具有强大抗病毒功能的细胞因子家族的总称。1957年,Alick Isaacs和Jean Lindenmann教授在研究流感病毒感染鸡胚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种成分,这种成分能显著地阻止流感病毒的增殖,他们将这种成分命名为干扰素(Isaacs,A.等,Proc R Soc Lond B Biol Sci.1957;927:258-267.)。此后,干扰素家族的细胞因子被陆续发现具有十分广谱且有效的抗病毒效应。目前,干扰素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上防御病毒感染及治疗病毒感染引起的各种疾病。
干扰素家族主要分为三个亚家族:即I型干扰素(IFN-I)、II型干扰素(IFN-II)、III型干扰素(IFN-III)。I型干扰素是其中种类最多、功能最全的亚家族细胞因子,包含13种IFNα亚型、IFNβ、IFNε、IFNτ、IFNκ、IFNω、IFNδ和IFNζ等。目前研究发现,I型干扰素不仅具有强大的抗病毒功能,还具有抗细菌感染、调节免疫应答及抗肿瘤进展等多种功能。II型干扰素仅含有一种基因编码的细胞因子产物——IFNγ,它主要由T细胞核自然杀伤性细胞(NK细胞)产生,具有很强的细胞毒性,起细胞杀伤作用。III型干扰素主要包含IFNλ1、IFNλ2和IFNλ3等,也分别称作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9、IL-28A和IL-28B。III型干扰素和I型干扰素具有相似的抗病毒功能,但是其抗病毒的活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其原因为:III型干扰素的识别受体IL-28R仅在表皮细胞中有表达,多数免疫细胞中均不表达III型干扰素的受体(Pestka,S.等,Immunol.Rev.2004;202,8-32;Schoenborn,J.R.等,Adv.Immunol.2007;96,41-101;O’Brien,T.R.等,J.Interferon Cytokine Res.2014;34,829-83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80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机不停机机械手V轴结构
- 下一篇:一种柔性机械臂主动振动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