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基础后压桩的实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99216.9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8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马海龙;马宇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7/20 | 分类号: | E02D7/2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础 后压桩 实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特种施工技术,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既有建构筑物在无基础处地基上的后压桩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既有建构筑物地基上的后压桩方法,都是在既有建构筑物基础上开凿压桩孔,然后在压桩孔内把桩压入基础下的地基土内。其压桩前提是:在压桩位置必须有既有基础,否则不能将桩压入地基土内。原因是:无基础处需要压桩时,因压桩的地方没有基础,固定桩架的锚杆没有办法与既有基础连接,故传统锚杆静压桩方法不能通过桩架将桩压到地基土内。
随着既有建构筑物改扩建及地基加固的需要,在无基础处也要压入桩体,采用目前的后压桩技术无法将这类桩压入土中,从而影响既有建构筑物改扩建的功能,限制了既有建构筑物改扩建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无基础处的地基土上进行的后压桩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无基础后压桩的实现方法,两个既有基础之间的地面为无基础处地基土;
在两个既有基础之间设置两个相互平行的反力梁;在每个既有基础上设置螺栓,反力梁的两端分别设置与螺栓相吻合的螺帽,从而实现反力梁与既有基础的固定相连;在两个反力梁上各设置一个桩架,两个桩架相互对应;在两个桩架的中间位置处设置压桩;
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按照施工的实际需要,在无基础处地基土上设定压桩的位置;
确定压桩的中心与位于压桩左侧的既有基础的边缘Ⅰ的距离为s1,确定压桩的中心与位于压桩右侧的既有基础的边缘Ⅱ的距离为s2;
2)、位于压桩左侧的既有基础上的螺栓与边缘Ⅰ的距离为a1,位于压桩右侧的既有基础上的螺栓与边缘Ⅱ的距离为a2;
3)、位于压桩左侧的既有基础上的螺栓与反力梁的左端部的距离为b1,位于压桩右侧的既有基础上的螺栓与反力梁的右端部的距离为b2,b1=b2;
4)、确定反力梁的长度l;
L=s1+s2+a1+a2+2b1;
5)、通过螺栓与螺帽的吻合,从而实现反力梁与既有基础固定相连;
6)、将桩架与反力梁连接;
7)、在两个桩架的顶部设置横梁,横梁处设置液压千斤顶,液压千斤顶用于将压桩压入无基础处地基土内,直至压桩顶部与无基础处地基土相齐平为止;
8)、将反力梁连同桩架、横梁和液压千斤顶一起,从既有基础上拆除;
9)、当需要在无基础处地基土上设置下一个压桩时,依次重复上述步骤1)~步骤8)。
作为本发明的无基础后压桩的实现方法的改进:
根据实际需要,在压入压桩后的无基础处地基土上按照常规方式设置基础,此基础可与两侧的既有基础相连,也可以是不相连的独立基础,从而到达支撑上部结构荷载的目的。
作为本发明的无基础后压桩的实现方法的进一步改进:
在反力梁上设置螺栓,桩架上设置与螺栓相吻合的螺帽,从而实现桩架与反力梁的固定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无基础后压桩的实现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反力梁采用型钢制作而成。
作为本发明的无基础后压桩的实现方法的进一步改进:
a1为0.3~0.5m(例如为0.4m),a2为0.3~0.5m(例如为0.4m)。
作为本发明的无基础后压桩的实现方法的进一步改进:a1=a2。
即,在本发明中,a1、a2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一般可为0.4m,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作为本发明的无基础后压桩的实现方法的进一步改进:b1为0.1±0.01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在无基础处的后压桩技术,解决了在没有基础的下方不能压桩的问题。从而使在既有建构筑物改扩建中需要压桩的位置,可以在没有基础的下方土体内,任意布置桩位进行压桩,满足既有建构筑物改扩建对桩位布置及地基加固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采用本发明的无基础后压桩法构建后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图1剖视状态下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一种无基础后压桩的实现方法,即,无基础处的地基土上后压桩的方法;两个既有基础2之间为无基础处的地基土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92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木工程用打桩机
- 下一篇:一种基于无人船的打桩装置及打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