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眼睑痉挛的治疗药物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99335.4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0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卢仁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仁华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8 | 分类号: | A61K36/8968;A61P27/02;A61P21/00;A61K33/06;A61K35/6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54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眼睑 痉挛 治疗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眼睑痉挛的治疗药物,特别涉及以多种中药组合的治疗药物,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眼睑痉挛是一种不明原因的、不自主的 面神经支配区肌肉的痉挛和抽搐,多发于中老年人,是眼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给患者经审核身体带来极大的痛苦,也极其影响美观。
眼睑痉挛由于眼轮匝肌痉挛性收缩引起的眼睑不随意的闭合。常为双侧病变,呈进行性进展。 2/3为女性,多在 60岁以上发病。其病因未明。偶见有脑干病变者。痉挛的频率和时间不等,严重者可引起病人功能性的失明。大多数病人的症状在3~5年内稳定。1/3的病人有相关的运动异常,如:Meige综合征、原发性震颤或帕金森病。诊断时应除外:角、结膜炎,倒睫和睑缘炎引起的继发性眼睑痉挛。
眼睑痉挛,患者除眼睑痉挛外,还有眉,下面部如口唇、下颌、颈部、软聘的运动障碍。这种病人常有吸嘴、咀嚼、开颌、构音障碍和发音障碍等症状。有人认为良性原发性眼睑痉挛是一种小块发作的Meige综合征。
眼睑痉挛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①原发性:病初眼睑(眼轮匝肌)微细抽动。重者一侧全部面肌阵挛性和强直性收缩,常致眼睑闭合而影响视物。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原因不明。部分病人系硬化血管拌对神经于的交叉压迫引起。②继发性:临床表现与原发性类似,一般较轻,常见病因为基底动脉瘤、岩骨锥部肿瘤及面神经管内的上皮细胞瘤或神经纤维瘤等。面神经麻痹后的眼轮匝肌和面肌痉挛多为强直性。
半侧面肌眼睑痉挛痉挛是累及单侧的病变,面肌周期性的强直性收缩。痉挛通常从眼轮匝肌开始,逐渐扩展到面肌的其他部分,无论病人清醒或在睡眠时均可发作。常起自中年,女性多见。可伴有同侧面肌无力。虽然有痉挛,受累一侧的眼轮匝肌常较健侧无力。发病机制为异位的/神经元间接触的兴奋和“点燃”效应的理论。由于机械性刺激的损害(脱髓鞘改变),神经对异位兴奋有较低的阈值。一个神经元的极化改变通过激活很多异位的被损害的轴突,可产生大的效应,称为“点燃”效应。这种“点燃”效应是由于面神经核的过度应激性引起的。面神经外伤或麻痹后的第七颅神经迷走再生常引起异常的面部运动,其表现与半侧面肌痉挛相同。
眼睑痉挛的治疗,注射治疗方法:使用TB针头在距睑缘2—3mm处做皮下或肌肉注射,分别于上、下眼睑中内1/3和中外1/3处及外眦颞侧皮下眼轮匝肌注射共4—5个位点。推荐的剂量范围是:5-25个单位/睑,5—75个单位/眼。效果:国外报道其有效率为93.3%,注射后最大作用出现在数天内,1—5天 痉挛症状减轻或消失,痉挛缓解持续5.9—104周。药物治疗包括 卡马西平、安定、 苯妥英钠等,以及 生物反馈法,手术治疗包括肌肉切除术。选择性面神经切除术。但可产生听力丧失、 中耳炎、 脑脊液漏等并发症。
发明内容
以中医学观点分析眼睑痉挛,属于心肾气虚,痰气上冲,虚火上炎,治疗应以滋肾气、解痉化痰之中药结合作治疗药物为解决方案。
眼睑痉挛的治疗药物是按下面各中药质量份比组合而成:寒水石10份、桑寄生10份、人参12份、栀子12份、乌梅15份、生地12份、菟丝子10份、珍珠粉3份、元参12份、丹皮10份、泽泻10份、独活10份、寸冬9份、五加皮9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仁华,未经卢仁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93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