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节能安全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9348.1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56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宋磊涛;鲍文光;闫优胜;樊晓浒;何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知豆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Q9/00;E05F15/77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占宇 |
地址: | 3156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节能 安全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节能安全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电动汽车行驶时,监控摄像头采集驾驶员面部图像,中央处理单元分析驾驶员面部表情及眼睛轮廓特征,判断驾驶员是否处于疲劳状态,如果判断驾驶员处于疲劳状态,则将汽车空调模式调整为冷风、内循环、吹面模式,使汽车空调将冷风吹至驾驶员面部;中央处理单元监控汽车空调和车窗的状态,当汽车空调处于开启状态且车窗也处于开启状态时,中央处理单元发送关窗指令到整车控制器,整车控制器控制汽车上的所有车窗关闭。本发明在汽车空调开启时能自动关闭车窗,节省电能消耗,且在驾驶员疲劳时能控制汽车空调向驾驶员面部吹冷风,提振驾驶员精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节能安全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给驾驶员及乘客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汽车空调一般提供制冷、采暖及除霜除雾的作用,如果空调开启过程中车窗打开,外界热空气进入车内,增加空调工作时间,增大电量消耗,降低车辆的续航里程。另外在驾驶员疲劳驾驶时,空调无法对驾驶员进行提醒及清醒功能,影响驾驶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电动汽车在汽车空调开启时不能自动关闭车窗,且在驾驶员疲劳时不能通过汽车空调提振驾驶员精神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节能安全控制方法及系统,其在汽车空调开启时能自动关闭车窗,节省电能消耗,且在驾驶员疲劳时能控制汽车空调向驾驶员面部吹冷风,提振驾驶员精神。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的一种电动汽车节能安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电动汽车行驶时,监控摄像头采集驾驶员面部图像,并将其发送到中央处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分析驾驶员面部表情及眼睛轮廓特征,判断驾驶员是否处于疲劳状态,如果判断驾驶员处于疲劳状态,则发送控制指令给汽车空调控制器,汽车空调控制器接收到控制指令后开启汽车空调,并将汽车空调模式调整为冷风、内循环、吹面模式,使汽车空调将冷风吹至驾驶员面部;
中央处理单元监控汽车空调和车窗的状态,当汽车空调处于开启状态且车窗也处于开启状态时,中央处理单元发送关窗指令到整车控制器,整车控制器控制汽车上的所有车窗关闭。
在本技术方案中,当驾驶员处于疲劳状态时,中央处理单元控制汽车空调调整为吹面模式,汽车空调将冷风吹至驾驶员面部,可有效提振驾驶员精神。中央处理单元通过整车控制器获取汽车上所有车窗的开关状态,在任何状态下当汽车空调开启后,如果有车窗没有关闭,中央处理单元通过整车控制器将没有关闭的车窗关闭,避免室外热空气进入车内,减小汽车空调负荷,降低电能消耗,增加续航。
作为优选,中央处理单元刚判断出驾驶员处于疲劳状态时,通过汽车空调控制器控制汽车空调吹出中速风,之后每过N秒,中央处理单元通过汽车空调控制器调整汽车空调的风速一次,调整风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中央处理单元判断驾驶员当前是否处于疲劳状态,如果是,则将风速提高一档,否则将风速减小一档。汽车空调吹冷风到驾驶员面部后,中央处理单元继续监控驾驶员的面部图像,如果驾驶员疲劳状态没有缓解,则增大汽车空调的风速,直到最大风速为止,如果疲劳状态有所缓解,则减小汽车空调的风速,直到关闭汽车空调为止。
作为优选,当中央处理单元将汽车空调的风速调整到最大档时,中央处理单元控制语音输出模块发出语音报警,提醒驾驶员停车休息,不要疲劳驾驶。当汽车空调风速调整到最大档时,说明驾驶员疲劳状态很严重,为了驾驶安全,需要提醒驾驶员停车休息。
作为优选,当中央处理单元将汽车空调的风速调整到最大档时,中央处理单元发送减速指令到整车控制器,整车控制器控制汽车减速到设定车速。此时,驾驶员疲劳比较严重,降低车速可有效保证驾驶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知豆电动汽车有限公司,未经知豆电动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93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穿戴设备及其带体结构
- 下一篇:可动体用供电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