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向节吊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9594.7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97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谢飞;丁伯江;俞建明;段昌凯;张明;杨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0 | 分类号: | B66C1/10;B66C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2 | 代理人: | 赵景平,逄京喜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向 节吊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吊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向节吊具。
背景技术
转向节又称“羊角”,是汽车转向桥中的重要零件之一,能够使汽车稳定行驶并灵敏传递行驶方向。转向节一般是由轴颈、法兰盘及叉架组成,其中,轴颈与法兰盘一端面连接,法兰盘的另一端面上设有叉架;称其为叉架,是因为其上铸有用于穿设主销的一对带销孔的耳部(上耳及下耳),从外观上看即是一种叉形结构。
在实际操作中,转向节通常利用人工搬运的方式进行上下料,尤其在将转向节从水平姿态调整到竖直姿态,不仅需要搬运,还需要人工将水平放置在运输线托盘上的转向节翻转90°,才能在机床夹具上进行后续工序;对于使用在较大型设备上的转向节,其尺寸和重量都会较大,传统的人工搬运、翻转的方式不仅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还可能存在由于操作者疲劳,在搬运过程中发生工件掉落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向节吊具,便于采用起吊方式搬运、翻转转向节。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转向节吊具,包括:
吊具本体,所述吊具本体包括:用于套设在转向节耳部的套壳,在所述套壳的一侧固接有用于水平起吊的第一支架以及用于竖直起吊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垂直相接,且在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分别设有起吊部;所述套壳远离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的另一侧设有连接板;卡板,所述卡板上设有圆孔及定位孔;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穿设在所述圆孔中,并与所述连接板固接;所述旋转机构与转向节的轴颈平行,且所述卡板能够借由所述旋转机构进行转动;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与所述连接板固接,且所述定位机构与所述定位孔配合后,使所述卡板定位于竖直起吊状态;在所述竖直起吊状态,转向节的法兰盘位于所述卡板与所述吊具本体之间。
优选地,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轴承和轴芯;所述轴承套设在所述轴芯的一端,且所述轴承的内圈与所述轴芯固接;所述轴承穿设在所述圆孔中,且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圆孔固接;所述轴芯远离所述轴承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固接。
优选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中空结构的套管,所述套管内设有弹簧,且所述套管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固接;所述套管内还设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的一端与所述弹簧抵接,所述定位销的另一端从所述套管内伸出,并能够穿设在所述定位孔内。
优选地,还包括:压力轴承;所述压力轴承套设在旋转机构上,且所述压力轴承的松环与所述连接板接触,所述压力轴承的紧环与所述卡板接触。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的起吊部为与所述第一支架的顶端固接的第一吊环;所述第二支架的起吊部为与所述第二支架的顶端固接的第二吊环。
优选地,还包括:手持部,所述手持部设置在所述卡板上。
优选地,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轴承的外部的轴承护套。
与传统的人工方式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转向节吊具,能够实现以多种起吊方式吊运转向节,包括水平吊运、竖直吊运以及从水平姿态翻转到竖直姿态。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有效地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并且还能够消除传统方式存在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其中: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转向节吊具的实施例与竖直姿态的转向节配合的正视图;
图2为图1的轴测图;
图3为转向节吊具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吊具本体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旋转机构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定位机构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转向节吊具 1吊具本体 101第一支架 102第二支架103连接板 104套壳 2卡板 201定位孔 3旋转机构 301轴承302轴芯 303轴承护套 304螺杆 4定位机构 401套管 402弹簧403定位销 404螺帽 5压力轴承 6手持部 701第一吊环702第二吊环 8转向节 801轴颈 802耳部 803法兰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95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轧钢卷智能夹具宽度定位装置
- 下一篇:单吊机吊装重心偏心卧式罐工艺